谢小东也显得更加专业了,以前自己只是觉得是爱好,懂得很多养花的知识,只是从来没有通过这么大规模的养花,所以这是第一次。
除了销售的花卉之外,谢小东和专家李国忠还规划了一片观赏花卉的片区,这片区也位于村子草原的东北部边上,花开的时候,远远的望去,仿佛是一片海洋。
这三个月除了村子里边第一批花卉成熟之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郝鹏飞在村子东北部盖的木质房子已经好了,整个程序也很复杂。
要在村子东北边的草原上盖自己的房子,首先就的一块地,刚开始的时候郝鹏飞因为是第一书记的身份,如果在村里里边盖房子的话,好像不太符合规范,于是副村长王小东把自己的一块地租给了郝鹏飞,大概是3亩地左右的样子。
所以从副村长王小东那里租到地的时候,郝鹏飞高兴极了,这个办法还是谢小东想出来了,因为这也是村民土地变资产的一种转换,完全符合国家现在对农村改革的要求,算是是一种增加村民收入的一种方式。
王小东每个月从郝鹏飞收取的租金是200元,也就是王小东出了村子里其他的收入,一年依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基本上加上村里其他产业的分红,一年下来也有6万左右了。
刚开始的时候,租地出多少钱比较合适,还在村委班子上讨论过,原因就是村民出租自己土地的时候没有标准,但是按照镇上的基本要求,对于村民出租土地,要做到村民自愿,绝对不能强求,当然了,在价格上必须按照高于市场价格的形式走,这是为了保障村民出租自己土地的时候合法收入。
小河村不像大城市那种一样,村里就有房地产啥的,这里自然环境就决定了,出租地的时候肯定不能和上海那种国际化大都市比较。
刚开始的时候,本来确定是一亩一个月100元,最后副村长王小东亲自给镇上领导说,自己想便宜一点,因为那块地每年的收入根本就不到一万元,所以降价了。
其实降价也很实在,毕竟现在在西部村民如果在家里种地的话,根本不如打工,打工每个月的收入都有几千元,而如果种地的话,一年有几千收入就已经不错了,这是现在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村民出去打工,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这些年轻人逐渐出去之后,村民的地就空闲下来了,所以现在国家让村民流转土地的目的,就是让土地能产生收益,带动村民致富。
郝鹏飞在荒野盖的木质房子,也需要基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感兴趣,认为木质房子,就是像房车一样可以移动的那种,但实际上还是打地基的,因为木桩必须固定下来,和地面接轨,不然整个木质的房子会摇摆。
谢小东为了支持郝鹏飞,把自己半年的工资借给了郝鹏飞,因为他知道等到房子盖好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个结婚的时候,他知道这是郝鹏飞最向往的环境,在大城市呆时间长了,想体验一下庄园生活。
房子木头都是副村长从别的村请来的匠人,郝鹏飞用谢小东借给自己的钱,给这些木匠发工资,一个月的时间,木质房子就盖好了,位于村子东北部靠近河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