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政(二十一)
这是宋文远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拿下西北与治理黄河相关,对于苦于黄河泛滥的中原百姓来说能够治理黄河,让黄河水从此被人类驯服,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得。
当然宋文远的话没有几个人会信,拿下黄河上游与治理黄河下游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宋文远的话刚说完,就有人跳出来反对道:“盐城伯大言不惭,控制西北与治理黄河有何关系,难道控制了西北,黄河就会听话不决口了吗?”
宋文远瞄了一眼说话之人,发现是个小老头儿,由于他不怎么关注朝堂人事,也很少在京城待着,瞅着这小老头儿有些面善,却叫不出名字。
“老先生怎么称呼?”
“老夫薛居正!”
“薛老先生久仰大名,老先生可知黄河为何年年筑坝,还是会经常决口?”
“自然是黄河水大,每年进入雨季大雨滂沱之下,水位上涨,决口也在情理之中。”
“若说黄河水大,那比黄河水大的多的长江怎么就没有如黄河这般经常决口,别忘了朝廷投入在黄河上的支出也远大于长江的支出。”
这个问题一出,直接给薛居正问不会了,虽然经过秦汉以来千年的开发,再加上两晋的衣冠南渡,长江以南已经开发的像模像样。
然而华夏的经济重心还是依然在北方,南方成为经济重心还要等到靖康之耻后,北方被女真占据,汉人才真正开始大规模开发南方,南方的经济地位才首次超过了的北方。
薛居正的思想很明显没有那么开阔,他也不会去考虑长江会不会发大水,那么长江会发大水吗?当然会,不但会发大水,而且还会发特大洪水。
这些水患因为此时的长江以南并不受王朝重视,而且长江沿岸有众多的湖泊能够承接长江泛滥时的洪水。
尤其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型湖泊更是长江天然的蓄水池,这一点上黄河却无法比拟,黄河两岸因为开发较早,到处都是人烟密集之地,并没有多少可以用来给黄河泄洪的湖泊。
由于黄河上游落差非常大,黄河两岸又是松软的黄土地,因此黄河上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下,等到下游时落差变小,大量的泥沙便沉积到河道上,使得河道逐年增高。
为了保障黄河两岸百姓的安全,历代统治者不得不大量征发徭役,修筑河堤,使得黄河下游的河堤越来越高,甚至形成了地上悬河。
在这个基础设施薄弱的时代,这样的河堤非常脆弱,一旦出现连日大雨,黄河水位上涨,极易造成决口,一旦出现大面积决口,洪水所过之处一片泽国。
每一次大规模决口都会给洪水经过区域的百姓造成致命的伤害,每一次大面积决口又会形成新的河道,旧的河道因此大量泥沙的淤积,在河道干涸之后,形成沙地,根本不适合耕种,成为了无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