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草原和中原的骑兵都是靠着马匹的冲击力取胜,尤其是重甲骑兵更是不畏箭雨,只要不被拦住,降低速度,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高昌回鹘显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装备重甲骑兵,所属的骑兵不过是士兵披甲,马匹只在马头、和重点部位披着皮甲。
这样的装备根本挡不住大周火枪兵射出的密集弹雨,随着高昌骑兵靠近大周阵列八十步之内,站在望楼上的折御卿挥下了射击命令的红旗。
负责前沿指挥的火枪兵指挥官,开始挥动小旗,指挥着士兵一排接着一排地施放火枪,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
远远望去大周阵列上已经被白烟笼罩,伴随着浓浓的白烟,还散发着一阵阵的尿骚味。这就是黑火药的特点,想要瞄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集火射击的作战模式便是把点杀伤通过火力密度变成了面杀伤,随着枪声响起,高昌骑兵不断地从马上栽下来,成为了一具具的死尸。
火器第一次实战应用,就展现出了它的恐怖杀伤力,高昌骑兵还没有碰到大周长枪兵的阵列,一千骑兵就已经消耗殆尽,剩余的寥寥无几的侥幸存活者也吓破了胆子,调转马头,没命地向着远方逃走了。
阿斯兰汗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有效率地杀人,一千骑兵从出阵冲锋到屠杀殆尽,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
更加让阿斯兰汗恐惧的是他的一千骑兵连汉人的汗毛都没有碰到,面对着这样悬殊的战损比,阿斯兰汗再也升不起作战的勇气,他现在最想的就是赶紧率领手下剩余的两千人快速退回高昌城。
好在汉人并没有多少骑兵,他想要退走,汉人根本追不上他,这让他不安的心稍微地放松了一些。
阿斯兰汗没有急着退走,而是带着剩余的骑兵游弋在大周军队的周围,试图寻找汉人军队的薄弱环节。
然而汉人军队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明哨暗哨放出最少一里之外,发现敌人的动静,二话不说就鸣枪示警,完全不给他突袭的机会。
他又不敢深入追击,生怕落入汉人军队的圈套里,在阿斯兰汗看来,那些那些铁锹、锤头的筑路工人,同样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因为他发现这些工人进退有据,非常的有章法,若是被这些数量庞大的人马包围,他没有任何突围出去的把握。
阿斯兰汗的想法若是让宋文远知道,一定会笑掉大牙,他的手里这样训练有素的工人至少有二三十万人。
皇家财团每年光是支付这些工人的薪俸就高达四五百万贯,这还不算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若是加上这些投入,每年支出的钱粮消耗达到了上千万贯。
也多亏了皇家财团这些年掌握了大周众多最挣钱的行业,才没有被这巨大的经济压力压垮,可以说宋文远虽然不是大周的三司使,实际上他手里掌握的钱粮比三司使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