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挥挥手吩咐手下将人拖下去好好审一审,看看还能抠出多少钱物,最重要的是房产、地产的契约必须要拿到。
没有这些,一旦孙家旁系之人拿着地契回来要地,青城官府可就被动了。
经过一天的反复审问,甚至禁军也参与了审问,终于将孙家的财产盘点了出来,大致上在青城县有良田一万多亩,其他县还有一些,但是不多。
整个青城县也不过户千余,口不足万,孙家的土地几乎占了青城县土地近半,几乎是以一县之力养一家。
当然青城县不可能只有这么点儿人,其他的人要么成了山贼盗匪,隐匿于山中,要么就依附于大户人家成为庄户。
孙家庄这些庄户,有近半都是没有户籍黑户,这些庄户想要活着就只能仰孙家人的鼻息。
房产商铺除了青城县之外,如成都府等大城也都有商铺、房产。
反倒是抄到的金银钱钞并没有多少,所有全部加起来也不足两万两,这点儿钱似乎不符合孙家这样的豪门大户的身份。
结果报到宋文远手里,宋文远倒是觉得问题不大,典型的就是《红楼梦》宁荣二府的家底,家产多,花销肯定也大,这些豪门出入的排场,家中养着的丫鬟、仆役,护院、马夫、园丁、庖厨,甚至还有为家族子弟读书的私塾。
各种花销下来,每年能有多少结余着实没法说,更何况这样的家族想要维护家族的利益,肯定要对上各种收买笼络,林林总总花掉的都是钱。
然而这些花销却不能带给地方任何好处,只会更加让地方贫穷,为了有更多的钱让家族挥霍,肯定要对名下的庄户尽可能的压榨。
拿下了孙家,王小波率领着山贼又分兵将几家土地超过千亩的大户给端了,听着各个家族不断的覆灭,身在县城的知县老爷,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他想到了山上的宋文远,宋文远从来到青城县他就处处为难,宋文远调看县衙黄册,他百般阻挠,还是宋文远强行带兵围了户房才将县衙的黄册拿到手。
没有黄册支持,就算是本地人也不知道哪座山头是私人领域,哪座山头是公地。
虽然宋文远的身份与知县老爷天壤之别,但是在利益与所属阶层的驱使下,知县老爷对宋文远道的到来很是不满,新政的的推行必然会让他这个知县利益受损。
青城县是西南新政的第一试点地区,在明面上,宋文远不想动用强力的手段,只在黄册上挑选公地进行开发。
即使如此还是让青城县上下如芒在背,觉得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为宋文远在青城县立起了招工告示,薪俸待遇远高于青城县的长工待遇,这样的待遇怎能不让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心动。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互相争夺百姓的过程,青城县的大户当然知道人力的重要,然而他们却把重要的人力当做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