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寒暄过后,很自然得坐到了一处。
在宋洲迎日城,李朝人与琉球人坐在一起用大明官话闲谈,怎么看都让人觉得荒谬。提前来了宋洲大半年的琉球使者当仁不让的冒充起东道主,为李朝三人介绍着宋洲的美食,这场面更是有些滑稽。
轻轻切下一块牛排,放入嘴中咀嚼了几下,随后伴着红酒咽入腹中,琉球使者安逸地打了个饱嗝。见此一幕,沈连源暗自皱眉,堂堂一国来使,这番行为举止实在是有失体统。
安名世不以为忤,反正吃喝来自宋洲,丢得是琉球脸面,与自己何干。他放下酒杯,问道:“贵使提前到来表贺,为何到现在都未能离开,难道是宋洲有为难之处?”
琉球使者连忙摆手,解释道:“非是大宋为难,而是下官仰慕大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想多留于此地,探寻其中奥妙。”
琉球使者笑呵呵说着,就差把“此间乐,不思蜀”写在脸上。
琉球使者此次漂洋过海来到宋洲,当然不只是为了表贺一事这么简单。
眼下,宋洲战船时常逡巡琉球近海,俨然将其视作了自己的地盘;那霸港内,宋洲军士休整停留,俨然将其视作自己的后勤基地。琉球上下对此,无能为力,当年宋洲炮轰那霸港的旧事,他们可还历历在目。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只能享受。宋洲人的到来也不是没有好处,像红薯、土豆、西红柿、辣椒等新物种由宋洲引入,大大改善了琉球百姓的生活。还有梦寐以求的烟草种子,宋洲人不仅大方赐予,还低价售卖肥料,并指导土壤施肥,要知道烟草可是极起消耗地力的,没有肥料补充,土地种一年,需休耕个三五年才能缓过劲。其次,宋洲人的到来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岛上发展出了服务宋洲军士与商人的特殊经济,豪族们靠这个挣钱,以用购买宋洲的奢侈品。
使者借着表贺的由头前来,一是想恢复琉球曾经“万国津梁”时的辉煌,毕竟宋洲掌握了南洋地区海贸绝大部分运力,同时还掌控了香料贸易的部分货源。而宋洲亦可借琉球这个窗口,增加一条对明朝的朝贡贸易途径(另一条是占城),两方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除朝贡贸易之外,琉球还想学八重山王国在宋洲迎日城建造使馆,并派遣贵族中的优秀子弟前来求学。八重山原来是什么穷样,现在又是什么豪富样,说穿了,还不是靠抱着宋洲大腿起家,琉球自然要有样学样。
滞留在迎日城的半年多时间,琉球使者主要忙着向宋洲外务部恳求划拨一块土地,并找银行贷款,拿到土地与资金后,他一直忙于监督施工队的建造。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不足与李朝这帮外人道了。
酒足饭饱,各自回到客房,站在窗户前,俯看着迎日城夜景,给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尹春年、安名世、沈连源三人不约而同地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记录起近些时日的所见所闻。
宋洲人自称前宋苗裔,但骨子里已非华夏正统,但称呼其为“南蛮”或“外夷”又极不适合,因为三人都不得不承认宋洲本土展现出的“先进程度”丝毫不逊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