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宋洲海军陆战队103团第一营破定州,随后向嘉山挺进。
12月27日,103团第二营在大同江口登陆,与林巨正的起义军汇合,迅速席卷了整个黄海道。
新世界89年,西元1568年1月2日,103团第三营与守备军305团第一、第二营共计3500人破庆尚道蔚山,沿途遭遇了地方兵营的零星抵抗,兵锋直逼庆州。
庆尚道是勋旧派的大本营,老巢被端,有大臣迫不及待跳出,上疏请求问罪金孝元,复起勋旧派大臣主持朝政,如此“无理”要求,瞬间就被擅长打口水仗的士林派淹没。
1月7日,王京汉城派去的平叛龙骧卫5000人马在平山遭遇起义军的埋伏,大败而归,一时间,满朝诸臣长吁短叹,如丧考妣。
迫于压力,李昖再派使者前往釜山浦,提出维持现状,希望换取宋洲收兵。
使者来到釜山浦,如鬼般看到了死后复生的尹元衡。
在济州岛做了两年富家翁,尹元衡早就憋坏了。宋洲决定在李朝动武时,便有人找他商谈,让其做好复出的准备。尹元衡心知这一次出山,今后恐怕摆脱不了宋洲人的烙印,说不定士林笔下他尹元衡就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卖果贼,但尹元衡本就是个不在乎名声之人,再多的唾沫星子也比不了掌握权力的滋味。
士林派在尹元衡眼中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认不清现实,办不了实事。顺怀世子病逝(1563年),明宗李峘无子,德阳君李岐之子丰山都正李宗麟、德兴君的三个儿子河原君李锃、河陵君李鏻、河城君李钧(昖)四人进入储嗣名单,尹元衡对这个性格懦弱的河城君李钧(昖)本就不看好,若不是王大妃沈氏吹了枕边风,称赞其资质甚佳、仁厚孝顺,明宗也不会收其作嗣子。
现在李朝内忧外患,也没看出李昖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能力,挺多是个中人之姿。如此烂摊子恐只有自己能收拾,尹元衡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到的釜山浦。
尹元衡没功夫向使者讲明自己金蝉脱壳的经历,他拿出早已写好的一封书信,交给来人,让其转呈新君,直言如果不同意信中的要求,宋洲决计不会收兵,他尹元衡将抱以拳拳赤子之心,与宋洲虚与委蛇,极力为李朝争取最好的谈判条件。
使者连宋洲人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打发回去。
此时,汉城王宫,前线战败的消息如雪花般送来,李昖已看得有些麻木。
宋洲大军进兵如风,各道叛乱此起彼伏,更有官员畏敌如虎,弃城而逃者不计其数,让李昖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