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听说商队要借宿,更是开心,原本还怕来不及买,如今商队住下自然是极好的。
刘富贵付了银两,带着商队在老汉儿的引路下进了村子。
一路上,刘富贵按照陈启的吩咐,打听出来了不少消息。
老汉今年八十八,身子骨硬朗得很,是这山前村的村正。
老村正原本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就嫁人了,儿子跟儿媳却在上山采药之时摔下山去,双双归西。
只留下一个七八岁的孙儿相依为命。
因为商队人数实在太多,没办法统一安排住处,老村正就把所有人都分派到各个人家里去。
刘富贵作为商队的头儿,自然是跟着老村正回到他的家,陈启也在随行人群中。
“随便坐吧,老汉家里也没什么好摆设,儿子儿媳不在了,倒是空出了不少地方。”
老村正絮絮叨叨,把陈启几人带进了屋子。
如今是正月,青州靠北,所以很是有些寒冷。
“老人家,你这里怎么不生火,这天儿可能冻死人。”
陈启虽然不冷,但锦衣卫的其他人毕竟没有真气在身,冷还是真的冷。
“啥生火?这年头柴火用来做饭都不够,哪舍得取暖啊,多穿几件就不冷了。”
老汉摇摇头,显然是不想浪费柴禾。
陈启却撇了撇嘴,让刘富贵把商队车上的碳块都分发下去,让各家生火取暖。
陈启他们自己生火,老汉自然是管不着,而且他也可得跟着占个便宜。
“狗娃!狗娃!出来取暖了!”
老村正朝着另一间屋子大喊,可却迟迟没有回应。
“这浑小子,又跑到哪里疯去了?”
老村正自言自语地骂骂咧咧,也不再去找他孙儿。
“老人家,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
如今没了齐兵,陈启自然就恢复了话事人的身份。
“你说吧,老汉知道的都告诉你。”
“小子听说青州府城……”
“打住打住!你要是问青州府的事,老汉是什么也不知道!”
还不等陈启发问,老村正脸色大变,连忙摇头否认。
接着任凭陈启怎么追问,这老狐狸愣是一言不发,像是聋了一样。
就在陈启快要放弃的时候,门外忽然出来了一个孩子的声音。
“爷爷,我回来了,后山的叔叔今天好多了……”
听到这话的老村正脸色大变,急匆匆站起身打开门。
“狗娃!你胡说什么!什么后山叔叔!后山上什么也没有!快进来!”
“爷爷你在说什么?今天你不还让我带了两个馍过去……”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出现在陈启眼前,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
可陈启也看到了,这孩子眼中有一抹不符合年龄的老成。
可毕竟还是孩子,虽然看到陈启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却不知怎么去掩饰,一时间愣在了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