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附和,不管他们心里想的如何,起码现在还是顺从的。
“退朝吧。”
“且慢!”
陈皇下达旨意之后就要退朝,却被陈启叫住。
只见陈启从殿外匆匆赶来,都来不及行礼,赶忙上奏。
“启奏陛下,微臣屡受国恩,无以为报,如今国家危难,微臣愿率手下锦衣卫三千保家卫国!”
“陈爱卿,你……”
“陛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微臣是陈国的威武伯,更应为国尽忠!”
陈皇见陈启效死,大为感动,他视陈启为子侄,原本不希望他去前线,可此情此景他又怎能不同意。
“好好好!再拟旨!
朕封你为威武将军,辅助王胜乾,而且朕许你随机应变之权!”
陈皇给陈启随机应变之权也是有私心的,万一前线失利,他希望陈启不要拼命。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启连忙领旨谢恩,他自然不是逞强,而是再三考虑之后才做的决定。
齐国有四十万军队逼近光州,陈国可战之兵不过十万,其中很多还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
可以这么说,此战陈国没有半点儿胜算。
但若是陈启的锦衣卫去了前线,那就大有不同了。
陈启相信这三千锦衣卫能带来五成的胜算,若是运气好,没准可以让齐国元气大伤,进而反攻,一举收复陈国旧地。
虽然他觉得退入南海是万全之策,但奈何陈皇不同意,所以说他这两个月紧急扩充锦衣卫到三千人,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在不行还有吕非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战船,到时候带上玉娘他们躲到南海就是。
当然,陈启也早已让玉娘高倩倩带上孩子前往了灵州,一但前线战败,她们可以迅速逃走。
“退朝吧。”
陈皇转身离开了大殿,剩下的人也都开始了打算。
陈启出宫之后,直接来到了锦衣卫的大营。在这里,三千锦衣卫早已打点好行装,见陈启归来,李大有立马牵来了陈启的战马。
“锦衣卫听令!日落之前,必须赶到边境!”
“是!”
陈启翻身上马,率领三千锦衣卫即刻奔赴前线。
一路上,陈启看到了大批的陈国百姓,或赤手空拳,或手提农具,一路向北。
“老乡,你们这是去哪?”
陈启示意锦衣卫略微一停,翻身下马拦住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
那老农上下打量了陈启一番,见陈启身着戎装不禁肃然起敬。
“老汉年轻时也是曾当过兵,如今咱们陈国有难,老汉也要上战场!”
陈启又问了几句,心中不禁有些激荡,百姓尚且如此,陈国有岂会灭亡!
如今陈国危亡,正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
陈启亦不再言语,翻身上马,身后锦衣卫宛若一柄利剑,直奔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