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旭准备量子机器的时候,百度李先生那边也开始了他紧锣密鼓的产业布局。
从他推出的新系统上线至今不足两周,百度就推出了第一款完全兼容新系统的办公软件:百度快讯。
虽然和百度翻译软件‘快译’一样是‘快’字辈的,但这款产品的主打亮点仍然是安全性能,百度快讯可以让企业办公处于绝对的安全环境,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或者是相关部门的监听。
新软件一上线,百度就拿出大精力来推广运维,除了打击对手产品,宣传自己产品,他们还想出来一招有趣的运维方式。
以新系统为软件核心,在装载新系统的基础上,继续装载百度旗下的软件,每多一款软件,就能得到新系统认证的一颗星。
在新系统的主页面上有一个金色的手套张开五指的图画,手套上有六个凹槽,用户每装载百度旗下的一款软件,凹槽中就会多出一颗星。
集齐六颗星的时候,金色手套就会变成握拳的状态,此时用户便可以拥有永久免费使用新系统的特权,不过其他软件的运维费用仍然是原价。
因为有星星认证的软件必须是百度推出的以企业办公为核心的软件,所以像视频、贴吧、地图这类软件,并不能得到星认证。
也就是说用户现在最多集齐两颗星,一个是百度翻译软件快译,一个是百度企业通讯软件快讯。
企业客户纷纷催促百度在新系统一年免费试用期结束之前,尽快推出新软件。
见时期成熟,百度剑指搜索引擎,以报谷歌压制多年之辱。
百度升级了搜索引擎,推出一款有两级认证的搜索软件。
普通用户可以免费使用百度搜索,而升级为VIP的用户可以使用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两者的速度和效率天壤之别。
因为百度提供的量子技术资源很稀少,所以VIP用户不仅费用极高,还有名额限制。
不管是不是饥饿营销,反正稍微次一些的企业根本抢不到这个VIP账户名额。
百度抢先在谷歌之前推出了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而且有新系统的绑定,打得谷歌措手不及。
短短的一周,企业级装载的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被百度抢去了六成。
好在谷歌在普通用户中地位仍巍然不动,要不然这一战就让谷歌伤筋动骨了。
在百度搅动互联网风云的时候,陈旭还在痴心于量子机器的搭建,偶尔他拿出手机刷新闻,会看到百度又挑战某知名软件产业,掌舵人李先生又去哪开宣讲了。
还有他周围因为提前买了百度股票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今天又赚了多少钱。
陈旭默默看在眼里。
这天,MIT的量子机器终于完工了。
整个项目组开始忙活起来,负责量子机器参数调试的物理学者、负责量子态人工智能数据勘测的计算机学院博士生,负责大脑实验体的生物学家和神经学家纷纷投入岗位。
通过夜以继日的研究,一次次的失败,他们终于找到了造成大脑损伤的问题并最终解决。
科研经费一举冲到了三千万。
好在背后一直有南希基金支持。
随着南希基金的资本不断介入,这项技术的股份分成比例不断调整,最后定在南希基金持有百分之79,MIT持有百分之15,作为项目初始负责人的劳瑞教授只占有剩下的百分之六。
不过劳瑞教授对此并不在意,她只想看到这项目成功的那一天,所以校方拿股份合约让她签署的时候,她都没翻开看一眼自己所占的比例,就潇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得差不多后,劳瑞教授让陈旭去物色合适的志愿者。
陈旭早在之前就通过暗网的力量找到了一位‘视死如归’的志愿者。
这天,他带着南希找去了亚利桑那州里被称为‘贫民窟’的桑多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