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易醇的鱼羹(上
事实上易醇并没有木子轩想的那样一无是处,起码在厨艺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石家兄弟也不是傻子,可能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装逼打脸送人头的意识。
但是怎么说呢,要是易醇没有点真本事的话,他们也不会把这么一件事儿交给他不是?
据说身为古之易牙的后代的易醇向来以先祖自夸,当然啦,知情人对于易醇声称的这个身世向来持保留态度。
毕竟易牙最出名的事迹不就是把自己孩子煮了给齐桓公的吗,这种人会有后代流传下来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不过也有可能是易牙他们那一大家子别的什么人给留下来的一支血脉也说不定。
倒是那些没怎么听说过易牙这一项事迹的凡夫俗子们,听易醇这么一说纷纷都信了八分。
尤其是这易醇的厨艺还真的属于排的上号的那种,所以说人云亦云之下也就有了“当代易牙”的美名。
石家兄弟也就是冲着易醇的这一名头还有不俗的厨艺才会拜托他来负责清除计划之外的不相干人等。
木子轩是皇后举荐的人,自然不在易醇需要格外“照顾”的那一类人名单上。
不然的话,以木子轩最近这么跳的行为模式,怕是早就别易醇给上门踢馆了。
俗话说得好啊,不是冤家不聚首,这俩人到底是又在太和楼上给撞着了。
木子轩做好了他的扬州炒饭,嗯……准确的说叫做八宝什锦饭,名字得起得高大上一点,不然的话气场略显不足啊。
他这边正自个儿嘚瑟着呢,那头易醇那边也没闲着,就在木子轩张罗食材炒大米的时候,易醇同样也在张罗他的鱼羹。
前头说过了,易醇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跟明仲之流万万不可同日而语。
身为疑似易牙的后代子孙,人家大小也算是有家学在身的,同样精擅庖厨之道。
更别说易醇这种向往先祖的荣光,并为之真真切切付出过努力的了。
没错,就是努力,别看他现在在太和楼表现得这么咄咄逼人,在厨艺上他是真的下了苦工去钻研的。
汴梁城水系发达,加上鱼脍食鱼向来在达官贵人群体里边比较流行。
所以他是特地地请教过好几位精擅做鱼的老师傅的,尤其是今天他准备做的这一道鱼羹,更是鲜美异常。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要找到最鲜美的食鱼之法,就得亲自到泽国水乡去走上一遭。
当初易醇在南方的一片水则洼地里寻找新鲜食材的时候,曾经恰好碰上一家渔人开火做饭。
也就是那次,让他意外学到了一道极为鲜美的鱼羹的做法,至今引以为傲。
当然了,水中渔人的做法到底是上不了台面的,不是说不好,只不过在食材搭配上到底少了几分从容。
靠水吃水属实无奈,那些渔人每日里在江河湖海上讨生活,自然是有啥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