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他,刚穿越过来啥都不知道呢,为了安身立命不至于连饭都以吃不起才重新开张了酒楼。
万幸还有神级厨师系统帮助自己在竞争遍地的汴梁城里边成功建立自己的一足之地,不然指不定他现在还在那里游荡呢。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木子轩觉得他说的很对,只有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丰富之后,才会发展出灿烂多姿的精神文明。
比如说唐诗宋词,发现了吗?这两个朝代统统都是中华民族最为鼎盛的时期。
不管是盛唐气象的万邦来朝还是大宋时候的极尽奢华,这都极大地催生出一片文学艺术恣意生长的自留地。
木子轩的仙鹤楼同样应该顺应这种潮流走向的,饮食娱乐本来就应该相辅相成。
先前的时候,给赵曙还有福康公主讲那个古代版的莫欺少年穷的故事意外地让木子轩发现了自己居然还有讲故事的天赋。
宋朝时候的勾栏瓦舍里边总少不了说书人的身影,这就充分证明了宋朝时候的市民阶级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的。
这一点在木子轩看来就是一个绝佳的商机啊,那什么西游记啊,三国演义啥的这会都可以找一个口齿伶俐的过来说嘛。
四大名着的吸引力可要比这个时候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生公子的艳情小说来的好。
再说了,自己这怎么也算是在为大宋的精神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吧,想想都佩服自己。
木子轩一边挠着下巴,一边自顾自地想着,具体要筛选出说书的人的话,到底选谁来比较合适呢?
说实话在酒楼里边培养一个说书人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这玩意可以极大程度地培养回头客。
甚至在别的酒楼,很多时候那些客人们就是冲着说书人去的,至于喝酒吃菜那倒是排在第二位的。
这种衍生产业,既然大宋的商人都知道,更别说从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木子轩了。
你今天来吃饭的时候,恰赶上人家酒楼里边新来了个说书人说书,左右无事那就随便听听吧。
结果这一听就入了迷了,正听到关键处的时候,冷不防人家给你来了一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见下回分解,你说气不气?
能不来吗?其实可以的,腿长在你自己身上,谁也不能强制你非得去哪哪哪不行。
可是不去的话,又实在有点不甘心,那后面的剧情是个什么总是一直萦绕在心里边,仿佛有一只小狐狸在心里边胡乱抓挠。
这一来二去的,回头客自然就培养起来了,这种宣传手段虽然老套但是很实用。
不过想要靠这种手段来拉拢客户的话,那说书人的人选可就得好好考察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