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有口饱饭吃的基础上每隔一段时间还能得到一笔军饷,那就更是再好不过的勾当了。所以说在那个年代只要你想招兵,很容易就可以招收到大量的兵源。若你还是个名声在外的大军阀头子,那你就更是具有了一呼百应的资本。
当然,按照这种方式招收来的兵马大多数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庸兵,更有许多人都是抽福寿膏抽的半死不活的烟鬼。但在那个年代,这些都是不重要的,良兵强将固然人人都想要,但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颇有点可遇而不可求的味道。
所以在没办法得到太多人才的前提下,人们只能靠数量来弥补质量,毕竟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若是臭皮匠的档次实在是太低,那就五个或是更多的人当一个使,毕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更何况你招收的众多士兵之中,也不一定全都是些烂泥糊不上墙的角色,大浪淘沙之下总还是能淘出些略有成色的人。到时候再把这些人略加训练,也能炼出不少具备战斗力的士兵,而这些士兵便是军阀手上的精锐部队。
至于购买军火,当你打出名头之后,自然会有大量的军火商来买给你枪炮。当然,那些军火商也不是简单角色,他们找到你也是为了赚你的钱。但有一点好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无论办事还是做生意都很守规矩,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各个成色的军火都任你挑选。
那一年春天的时候,大军阀感觉自己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于是便跟大盗商量着拿下隔壁省的另一个军阀。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生活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常态。毕竟形势造英雄,有许多大人物在发迹之前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他们在机缘巧合之下拥有了自己的实力,然后逐渐成长为一个凶名赫赫的军阀。经过一番火拼和兼并,小军阀变成了大军阀,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大规模对战,大军阀再壮大成可以影响一片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形势的超级大军阀。
大盗和那位军阀当时就是面临着这样的演变过程,而他们打算攻打的敌人也是一个跟他们有差不多实力的狠人。当时如果他们能够解决掉对方,那他们可就彻底成名了,他们不光会拥有响彻全国的名声,更会有十分广阔的势力范围。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要合理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宰略作几年修整,就可以去攻打更强大的对手。即使是不再继续四处征讨,就窝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当个土皇帝也是蛮不错的。
带着这样的信念和打算,大盗便决定正经八当找个油斗盗一下,争取一票就赚个狠的,然后把盗出来的明器换成财物,再利用这些钱财武装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