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浪和潘氏一回去,在村上遇到了村民,也没有说去同济堂医馆的事儿,只说是去浒县镇上玩了一圈,家里人是知道杨浪带着妻子潘氏去同济堂求诊的。
黄氏正好在杨家串门,她和杨家的两个妯娌也聊的来,此时她见杨郎两口子回来,还瞧见了那一篮子的咸鸭蛋,顿时有点嘴巴馋了。
“这咸鸭蛋哪里来的?”黄氏笑着问道。
“不告诉你。”杨浪讨厌黄氏三不五时的来家里串门,还和两个妯娌取笑自己娘子潘氏是不会下蛋的母鸡,所以杨浪懒得告诉她。
“你当自己是谁啊?娶个娘子也不过如此,哼,告辞。”黄氏当即气呼呼的走人了。
“相公,你去得罪她做什么?她好得和娉婷妹妹沾亲带故呢。”潘氏小声提醒道。
“没关系,反正娉婷妹妹已经和那沈家分家了,如今娉婷妹妹又不姓沈,什么沾亲带故啊,就她,我瞧着是被男人休了的破烂样儿!整天住在别人家无所事事的,就她一天到晚嘴巴里东家长西家短的,还讥讽你不会生儿子。如果不是你刚才牵住我的手,我真想一巴掌抽她耳光!”杨浪望着黄氏远去的背影,咒骂道。
杨浪家里的两个嫂子闻言则面面相觑,其实她们也很讨厌黄氏来家里,可是人家笑着来的,总不能叫人家黄氏滚吧?
“大嫂二嫂,往后这人来了,你们少和她闲扯。”杨浪非常不待见黄氏,此时他抬头看向两个嫂子说道。
闻言,杨浪的大嫂陈氏说道:“杨浪,咱们也不希望她三不五时的来咱们家里嚼舌根。”
“但是人家来了,咱们总不好拿着扫帚驱赶人家滚吧。”二嫂王氏叹息道。
“反正我瞧着她不是个好人。”杨浪说完这话,人已经拉着妻子潘氏往他们屋子里走去。
“黄氏那人也真是的,每次见了潘氏,少不得讽刺人家是生不了蛋的母鸡,你说这话有多难听。”陈氏挨近王氏说道,两人都在纳鞋底,这一个穿针,一个已经缝好了鞋底。
“是啊,不过,也真奇怪,这小两口结婚那么长日子了,弟妹她确实没有动静呢。”王氏在看见杨浪两口子走进他们屋子里后,她方才低声和陈氏说道。
“咱们还是别说了,少不得被婆婆说咱们背后嚼舌根,再者弟妹若是听见了,心里会不舒服的。”陈氏也悄声说道。
“是啊,肯定会不舒服的,换了咱们自己被人背后议论不能生,那也会心中不舒服的。”王氏附和着点点头答应了。
杨家的几个妯娌之间相处的也是很和睦的,比村里其他家少了很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