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不凡一家就起来了,草草吃过饭就往沈满仓家奔去,进去时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乡邻。片刻之后,一甲25户人家都到齐了(猫儿屯是大村,有户近200,人口近1000人,整村分为八甲,每甲25户)。这也得益于昨晚沈满仓去通知时说,大家额外一月能挣一两多的银子,这才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看人到齐了,沈满仓咳嗽两声站在凳子上,道:“昨晚也跟大家简短说过,详实情况还得凡哥儿给大伙儿说说”。沈满仓本来还想咳嗽两下再说几句,一想自己确实不了解情况,也就下来了。这老爷训话的威风还没过足瘾呢!
沈不凡上去后,打趣的人就多了
“凡哥儿是个读书人,怎地还真个儿卖起鱼来了”
“凡哥儿是要攒够彩礼钱呐,给叔说说,看中哪家姑娘了”?
……
闹了半天沈不凡才止住喧哗,道:“各位乡邻,这时间就是银子,大家有什么疑问就直问,我当做大家的面实话实说,乡亲们也好做个见证。愿意干得,我会教大家做网和捕鱼,早点去捕鱼就多赚一点银子”!果然这时间就是银子的话让大家猴急了起来。
一人到:“凡哥儿,这鱼卖给你还是大伙儿自己运到哪里去”?
沈不凡道:“八叔,你们捕鱼卖给我,作价五文一斤,我统一送到县城交给老爷们”!
又有一人道:“凡哥儿,这五文一斤价格怕是低了点吧,我看有些人卖十文一斤呢”?
沈不凡道:“三大爷,您老说得不错,是有人卖十文一斤,可是那是因为卖的人少。像你们搞那么多鱼都拿去卖,卖的人多了,鱼就卖不出去。在我这里价钱是低了,可是你们不用花功夫去集镇和县城卖,那里还收税呢。而且我每天都要收二百斤鱼,你们不用发愁销路,每天捕完鱼就卖给我当场付钱,除了第一天”。
……
大半个上午就在口舌中度过,25户总计出丁口30人,每人每天捕小鱼啷七八斤就可,超过八斤就不接受,每斤5文钱,每天傍晚时分在沈满仓家院子里交货。每月付给沈满仓家半两银子的场地费。
另外沈不凡也说了,有乡邻捕鱼不愿卖给他也可以,但是要是自己卖不出去,那自己以后是不会收他的鱼的。沈不凡不是圣母,还没到滥好人到处帮衬的地步。这话说得郑重,乡邻们听了都在思考。说到底大家都是有私心的。
聚会完毕,沈不凡又和他爹一起教大家制作阵网。阵网需要的材料很简单,制作流程也简单,到中午快吃饭时就作了。沈不凡还鼓励大家各施手段,翻沟堵水无有不可,附近池塘用完了可以往外扩。又一再叮嘱每户一天不要弄太多,七八斤即可,既要让鱼有修养的时间,又要防止浪费。
……
发动群众的事很顺利,以猫儿屯的经济水平,普通人不可能找得到这么好的差事,赚取这么高的现银。在后面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些问题,也只能等问题暴露出来才能解决。此时的人有善良勤劳的一面,也有自私和农民式的小狡猾,最主要的是短视和狭隘,沈不凡没有寄希望于自己的口头教育,,只能他们碰壁了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