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长远之策
省里还是有些怀疑陈志城和黄忠谋二人的实力,陈志城想了想道:“只要合适,我们可以把公司收购下来,我们是合资企业。”
省里领导听了,说:“如果你们现在能拿出两亿的资金,省政府就把海力集团卖给你们,但是集团的职工你们要整体接收,不能辞退,你们能不能做的到?”
陈志城听了,想了想说:“海力集团有不少职工吧,包袱这么重,我们要是全部接收,这负担挺重啊。”
省领导道:“如果你们不答应这个条件,可就不是两亿的事情了,你们考虑一下,如果同意,省里就与你们签约,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
听了这话,陈志城在心里头盘算了一下,虽然接受职工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但是如果能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劳动力,另外海力集团占地不少,这土地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作为房地产商,有时这种便宜还是要占一下的,整体接下来,也没啥问题。
陈志城在一个月之内,筹措了两个亿的资金,交到了省里,省里正式与他签约,把海力集团整体卖给了他。
海力集团现在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人员确实不少,管理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有些伤脑筋。
不过,把海力集团整体接下来,方便黄忠谋与他一起发展半导体用人,用设备,毕竟这才花了两亿,而如果重新建设一个厂子需要多少钱?起码要几十亿吧?
省里只所以这么便宜卖给他,无疑是因为想让他接手职工,职工有时确实是包袱,但有时也是财富啊。
在京城设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在省里建设生产工厂,这样也能减少人力成本开支,不然全部落在京城,成本要增加不少。
黄忠谋不了解内地的情况,特别是对国企这块更是不通,但陈志城对国企太了解了,所以他就来到海力集团先管理一段时间,再交给别人。
到了集团以后发现,这一万多人当中真正能干活的人,不到六千人,好多人根本不上班,还有不少退休人员,所以包袱有些重。
退休人员这一块,基本上都推向了社会,他们拿社保,倒不用企业再出钱给他们发工资了。但有大量的现职职工,一直赋闲在家,现在一改制,他们就要到集团上班,让企业给发工资,企业现暂时用不着那多人,陈志城就召开大会,分流一部分人去他在全国各地的公司,他现在各地的公司总是要用人的,如果把他们给调过去,就少招一些人是了。
海力集团之前面临倒闭,工资低下,现在让他们去外地工作,公司待遇要高出原来很多,跟他们这么一讲,有好多人便愿意去外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