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鳌永正色道。
“如今山东初入我大清王道。百废待兴,盗贼峰起,然值此危亡时刻,本官竟无人可用,岂不痛哉!”
“这朝廷还会缺官?王总督切莫要说笑。”一人笑着满脸不信的说道。
听此,王鳌起身,朝众人一拱手,回道:“不瞒诸位,如今朝廷别的不缺,就缺官。”
“缺官?那当开科举,抡才以用,召我等作甚。”一面带正气的人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说道。
“科举一事,朝中大臣已在商议,不出意外,这新朝科举今明两年就会开。”王鳌说道。
听此。
众人心中皆是一喜,开科举便好,若是不开,哼哼!吾回去便会召集乡中子弟,族中健勇,起兵护明。
而这,亦是所坐大多数人心里的想法。
开科举,能把他们的富贵延续下去就行,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哪怕是换个发型,换身衣裳,多跪那么几回。
“既已打算开科举,那人才想必是不缺了吧。”一人问道。
“非也。”王鳌永说道。
“科举一事,关系甚大,便是重开,也需要时日,而今山东百废,吾等当争分夺时,以安黎庶,若是等朝廷的新科士子前来,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故,还需仰仗诸君帮忙。”
“我等一介布衣,怎能帮上什么忙。”先前说话的七旬老头,双手一摊,十分光棍的说道。
妈的,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混蛋,王鳌永心中骂道,说白了,这些就是要官的,不给官,想让他们帮忙,别说门了,缝都没有。
不过好在王鳌永早有准备。
呃不,应该说是鞑清帝国早有远见,官算什么,只要你愿意,给你就是了。
看清楚这帮子都是什么货色后,王鳌永说道:“诸君,山东诸事还需仰仗诸位帮忙,若是愿意,本官愿意举荐诸位为官,至于朝廷想毕也是会同意的。”
闻之,众人中,约莫有一半面露喜色。
而后,王鳌永扫视了眼另一半人,说道:“若是在前明已有功名,或是官职,今朝也一并寻用,且近阶一级。”
说罢,余下的另一半人也皆面露喜色。
然后,众人齐齐拱手道:“总督大人任凭差遣,吾等尊命便是,何必如此说呢。”
“哈哈哈!”听此,王鳌永大笑,喷得一旁侍女一身酒水口水。
若是我不说这些尔等又岂会为我所用?
“诸君畅饮,切莫介怀。”王鳌永略显狼狈的说道。
真正的酒宴这才开始。
……
宾散客归之后。
穿过满是狼籍的现场。
王鳌永来到书房。
在喝过一碗醉酒汤后,王鳌永躺在书房内的软塌上休息了片刻,然后用毛巾擦了擦满是酒气的脸。
二八佳人侍女的磨墨的动作中开始起草起了奏章。
明亮的烛光下,王鳌永笔若游龙,不久,一篇奏折便出自其手。
灯光下,隐约可见其中“民心尽收,归我”,“山东之地定矣”等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