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
在经过猪腰子加持,练过一番炮术后,陈锐按捺不住对火炮这一大杀器的向往,来到了校场上。
还没有太强热度的阳光下。
陈锐正指挥着几个士卒将大炮架上。
由于没有炮架,十几个麻袋,装满了沙土,砌成了临时的不可移动炮位。
一二三……
一二三……
喊着不知从何时就已经出现,并顽强的流传到后世的号子。
临时用沙袋垒成的炮坐上。
八个精壮汉子,将没有炮架,只剩下个炮筒的佛郎机火炮艰难的抬了上去。
两门佛郎机火炮,长不到二米,口径大概在四十毫米左右,重量大约在三百斤左右,相比那种明军制造用于要塞防御的重型佛郎机火炮。
这两门炮,的确可以称之为小炮。
佛郎机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
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相对好重量也轻许多。
佛郎机大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
对于佛郎机子母炮这种火炮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成枪与子弹的关系,以现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明末的佛郎机大炮不仅是后装炮的祖先,而且是近代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
毕竟,二者的原理相差不多。
据陈锐观察,这两门火炮,锈迹斑斑,刚刚他仔察看,炮膛内也好不到哪去,当然,这只是最小的问题。
通过炮膛口的磨痕,及长时间发射后产生的裂纹,陈锐大概可以知道这两门火炮被遗留下的原因。
妈的,这炮再打下去估计是要炸膛了。
不过还好。
不同于红夷大炮这种前装炮,佛郎机火炮的火药燃烧产生推力的过程是在子统是发生的。
对于炮体的损伤磨损并没有那么的厉害。
当然,子统的损害还是比较大,陈锐眼前的这两门佛郎机火炮,他估莫着,好生擦拭保养着,兴许还能打上那么几天。
“老靳,这炮还能打吗?”陈锐问道。
这种事,他不好把握,向专业人士问一下才好。
靳亚隆出身明军火器部队,对于火炮还是有点了解的。
“大帅。”苦着脸,靳亚隆在大火炮上翻来覆去观察好几遍,然后朝陈锐说道:“大帅,这炮打是能打几天,可如今就是找不到子统。”
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火炮,佛郎机火炮的发射极为复杂,离开了子统就如同枪离开了子弹,就是似烧火棍那般的累赘。
毫无半点用处。
“一个也没有吗?”陈锐问道。
“有倒是有几个。”靳亚隆说道。
“可……还能使的就一个,按规矩,这一门佛郎机大炮起码得配三个子统。”
“娘的。”陈锐一脚踹到炮管上,忍不住骂道。
“子统难造吗?”陈锐问道。
“不难,可咱也没炮匠啊。”
人才,又是人才,陈锐不禁为自己麾下人才的缺乏而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