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世的领导无异。
到了平原,陈锐首先视察了一下谢健的工作。
当前陈锐的地盘内所作的无外乎就是维稳与征兵。
这两点,在谢健的手中都干的很好。
入城为县官不过短短几日,谢健便将县衙的三班六房衙役给重新建立组织了起来。
在新官上任三把火,杖毙了几个民怨较大的家伙后。
谢健成功的建立起了洪军在平原地区的统治。
故,可以说在维稳这一方面,谢健作的还是很满陈锐的意的。
最重要的是,据谢健本人保证。
平原县今年的赋税在他手中能按时按量的收缴上来。
相比陈锐明年开始正式收缴赋税的工作指标,谢健的所作无疑是很超前的,堪称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封建官员干吏。
而这,也大大提高其在陈锐心中的地位。
当然了,陈锐也并不急着从老百姓手里抠银子,他也并没有太大的需求。
故,陈锐在肯定了谢健的工作热情与能力后,制止了其派税吏下乡收缴赋税的行为。
美其名曰:“百姓苦也,吾不忍心。”
而这也受到了俞大发与谢健二人一通通不要钱的马屁。
当然了,维稳这一方面,谢健虽然作的不错,但他真正引起陈锐重视的则在征兵方面。
亦或者说是敛财方面。
众所舟之,想要募兵那就要靠真金白银才行。
拿钱买命。
没钱想聚兵,那只能说是想的美。
哪怕明末是一个人命十分不值钱的乱世。
陈锐的洪军的现在主流兵员是流民,不需要花钱的流民有限,所以想要再接着扩充,他只能把目标瞄向规模庞大的老百姓去。
但人命虽然十分不值钱,但不值钱不代表说是不要钱,哪怕是后来被鞑子称之为一钱汉的绿营兵,没了那一钱,他们又岂会为鞑子卖命。
所以,这募兵一事没有钱是绝对行不通的。
而谢健,则做了件让陈锐大吃一惊的事。
不耗陈锐一文钱一粒粮,募得青壮千余人。
仅凭这点,如何能不让陈锐重视。
当然了,谢健的不花一文钱说的是不花陈锐的一文钱。
至于花的是谁的,那就不必多说了。
反正,能让别人为你花钱那也是件了不得的本事。
哪怕最后这个别人恨你恨的牙痒痒。
而这些却不能磨灭和掩盖谢健出色的能力。
因为,谢健因为其实打实的能力与“功绩”已经成功的近入了陈锐的法眼。
.……
募得兵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