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更多的则被陈锐就地分发粮食农具种子,让他们开垦荒田,自力更生。
对待原先山东竟内四起的流民,陈锐也多是采取这个措施。
招揽流民,就在屯垦,然后样其青壮以练军,阿瞒,老朱,斤都是这么干的。
至于干这些事花费的诸多钱粮从那来?陈锐则是从那些地主豪绅身上搜刮油水。
惹得是山东境内一时间是“民不聊生”,不过老百姓倒是个个拍手称快。
因为陈锐在拥有囊括整个山东的地盘后,便以大明山东大都督元帅的名义发出了一道政令。
免除了山东百姓之前积压的一切欠赋,并且,答应三年内不收取百姓一文钱,一粒粮的赋税。
一时间,山东境内的升斗小民们无不欢喜,巨大的喜跃转化为无尽的激情,纷纷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
而这一切,孔祥熙用了一句话将其总结了起来:“山东百万黎庶之心,尽归大帅。”
对此,陈锐只是抱着一个态度,呵呵!
屁的民心尽归,那些真正的,说话管用的“民”们只怕是恨我恨的牙痒痒。
要知道,陈锐免税免的是那些穷的底掉,无地,少民,无产,少产,就剩下一条不怎么值钱的命的苦哈哈人的税。
到于那些原本就无需缴纳赋税的“民”们,则一一被陈锐课以重税。
咦,不对,陈锐并没有来的及收税,虽然他已经制定了对于这些“民”们“高达”十税一的高额税率,但说实话,陈锐的府库里还真没一个子是收税收来的。
毕竟,满打满算他一统山东的时间也不到两月,哪来的功夫去收税?
他只是按照各家各户产业的市值制定了,上,中上,中,中下,下,五个标准,然后奋笔疾书,疯狂的在无数张,分别是五千两,三千两,二千两,一千两,五百两的欠条上签了字。
而后,派兵拿着名册,欠条,按标准,挨家挨户的去借钱。
注意重点,是借,诚实守信的陈锐是一定会还的。
嗯,从日后的赋税里面扣除。
对此那些“民”们自然是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骨,尽其肉,将陈锐给碎尸万段了。
奶奶的,这年头各路大王轮流上台唱戏,谁敢保证明年当政的还是你?这银子,给你就是打水飘了。
不过,就是打水飘,那也得借。
不然,嘿嘿!隔壁县那家“通虏”被灭满门的家伙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县衙里坐堂的可也是俺们洪军的人。
为了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借自己钱,陈锐可是没少下功夫,岂是你说不借就能不借的?
手里有兵,怕你个鸟。
不过,陈锐也有分寸。
他借的数目完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完全是这些人所能承担的起的数目,是绝对不会因为借钱而发生官逼“民”反的事情的。
要知道,于这些“民”们,陈锐可是非常谨慎的,他们这帮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势力,陈锐可不想将其逼到鞑子那边。
而他借的这点小钱,对这些国穷民富的“民”们而言,可不算是什么大数目,至于把他们逼到过不下去要造反的地步,那更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