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北极,所以这里的温度也比平时低上一些,飞船人工智能检测外面温度大概只有300℃左右,这温度已经算是下降非常多了。
同时使水星温度下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阳热量正在慢慢消散,所以水星才会相比以前凉爽了许多。
“我们已经到了了水星北极附近,因为坐标只显示在这附近,所以接下来麻烦大家注意一下下面的情况,我会让飞船速度尽量慢下来,一旦有情况你们记得及时通知我。”
张毅操作着飞船把速度降到了最低,随着朝着身后的其他人说道,这个速度哪怕地面上出现一些很小的建筑物,在飞船上也可以发现。
“好的,我会一直盯着地面,一旦有可疑的事物出现,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其他人点了点头,随后便目不转睛的盯着水星的地表,生怕错过一点细节。
不过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苏美尔文明预留的线索明明就在这附近,但是转了好几圈后,依旧没有发现所谓的可疑的建筑。
水星地表除了有许多陨石坑以外,其他的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了,在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随着飞船探索范围不断扩大,众人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居然在水星上发现了水冰,哪怕是高空不太好确认猜测。
但是众人都从地表的颜色差距下,分辨了出来,这东西应该是所谓的冰层,而且看起来数量还不少。
虽然不是固态水,但是这个发现也很好看不错了,由冰转换为水的过程并不复杂,只要有冰这个原材料,想要得到水并不难。
但是水星上有水冰这个现象确实不太科学,因为水星上温差极大,白天和晚上属于两个极端,两者之间的差距大约有几百摄氏度。
水星是表面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水星表面的赤道和两极之间有着陡峭的温度差,温度范围从100K至700K。
日下点的温度在近日点时高达700K,而在远日点时只有550K;在行星夜晚的那一侧,平均温度是110K。
阳光的强度范围是太阳常数(1,370 W·m?2)的4.59和10.61倍;同时水星大气层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白天时赤道地区温度可达432°C,夜间可降至-172°C。
在从未被阳光直接照射过的南北极环形山深坑底部,温度常年维持在102K以下,远低于水星的平均温度。
在这种大温差下,这个水冰层的确显得十分可疑了,反正目前张毅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他打算下去查看一下情况。
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找到一些线索,既然有水,那可能就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张毅只能按照蓝星的标准来猜测。
至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可能以后就会知晓了,随后,张毅调整了一下飞船的形式状态,缓缓朝着水冰的区域飞行而去。
众人看着飞船开始慢慢下降,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对此确又表示理解,毕竟他们已经在这个地方快转悠30分钟了,目前除了欣赏水星地表以外,还有一些壮观的陨石坑。
不过这两个明显不是他们这次计划的目标,这两个东西太过平常,没有任何值得研究的价值,至于他们发现的这个水冰,说不定还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毕竟,水冰在水星上已经算的上一个稀罕东西了,哪怕是在北极,这也是十分奇怪的。
随着飞船降落平稳以后,众人都从飞船座位上站了起来,打算活动一下身子,毕竟他们在此之前可是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旅行,这个时间范围内,他们都没有起来动一下。
简单的活动过后,飞船上的人工智能提醒了室外的温度,并且提醒宇航员出去的时候,记得打开宇航服的隔热装置。
现在水星北极处于白天,就算这里是北极温度也有差不多300℃左右。
300℃的北极,说来也比较滑稽,在蓝星北极的温度往往是零下50多℃,而在水星,不仅温度在零上不说,甚至温度还有300℃。
这应该不能称自为北极,应该称它为火焰山才是。
“5分钟后离开飞船,请大家及时补充更换宇航服的能源,确保能源处于最佳状态,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我们就下去探索,我们要成为第一批登陆水星的宇航员。”
张毅一边操作着飞船一边对着身后的一众宇航员说道。
随后,他简单设置了一下飞船的各项参数,把之前在太空中的一些小故障都在此时修复完毕。
随后他瞥见了天宫1号的能源储备,已经用了50%的能源了,这次除了探测任务,同时还需要补充一下能源。
所幸水星上的氦3储备要比月球丰富的多,只要随便寻找一番,便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能源。
能源的事情倒不用太操心,现在唯一要担心的,是如何找到苏美尔人在水星上留下的线索,找到这个才是这次计划的核心内容。
就这样5分钟过去,天宫1号飞船上的一些小故障都已经被张毅给修复,而其他人也在此时给宇航服更换好了能源供给。
确认飞船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张毅也从飞船驾驶室上站了起来,随后走到飞船的仓库,把他身上宇航服的能源供给更换。
等他出来以后,其他几名宇航员此时都在好奇的透过飞船窗户打量了水星的面貌,这个他们以前从未登陆过的陌生星球。
“走吧,先把宇航服的隔热装置打开,打开以后,再一起出去。”
张毅在离开飞船舱之前,首当其冲打开了宇航服的隔热系统,其他几人也有样学样,都打开了各自宇航服的隔热系统。
随着飞船舱门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