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厚熜和不风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廷和岂是易与之辈啊,这一切都还只是个开始罢了!初战的轻松取胜,让朱厚熜一方在面对后来的挫折时,措手不及差一点就输掉了这场战争。
经过一系列烦琐的劝进,告祭礼仪后,杨廷和给朱厚熜送上了即位诏书。
心思缜密早有预谋的朱厚熜,坐在龙床上小心的审阅这个,由那帮他不认识的陌生人起草的诏书,看了很久,依然气死人不偿命的沉默不语。
百官们在下面静静的等着,都不知道这位“桀骜不驯”的新皇帝究竟又怎么了。最后有人实在忍不住了,只好出声催促。朱厚熜微微一笑,第一次拿起他的御笔,修改了他平生第一道诏书。
朱厚熜这位皇帝后来以没事就给大臣们修改诏书闻名,哪怕他对这些诏书很赞同,他也要帮人家修改,这第一次他更是直接抹去了,内阁给他拟定的新年号“绍治”两个字,在上面写上了“嘉靖”二字。
不风流早就跟朱厚照商量好这个“嘉靖”年号了,可他们两人依然没想到,杨廷和跟他的文官集团竟然这么瞧不起朱厚熜这个新皇帝,竟然起了“绍治”这个名字。好在朱厚熜虽然小小年纪,可他的涵养功夫真不是盖的,竟然波澜不惊的忍住了。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式坐上了龙椅,明王朝的嘉靖时代由此开始了。而大礼议事件,在演完了其短暂的序幕后,正式拉开了它主章节的大幕。但是大礼议事件中的人说都明白,虽然这事情叫做大礼议事件,但是礼仪即利益,大礼议事件其实还不如直接说成是大利益事件。
大家还记得杨廷曾经帮武宗起草的那份遗诏吗,在不风流细细研读之下,他笑了,轻蔑的笑了。而朱厚熜随后就利用这份遗诏作为利器,迫使杨廷和不断的改变立场,最终做到了全面的胜利。
再次说一下遗诏的内容——
“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在不风流看来,这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为关键,他对朱厚熜说道:“遗诏以你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四月廿七,朱厚熜下令群臣议定武宗的谥号,以及他生父的主祀及封号。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汉朝定陶王(汉哀帝)和宋朝濮王(宋英宗)先例,认为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就是爹,老爸,皇阿玛。)而兴献王则可以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老爹成了叔叔了),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亲妈成了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