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天明既然重新成为西征军主帅,那么之前的一切龃龉就暂时都过去了,武将快要跌入深渊的处境,竟然奇迹般的转回来了。
说实话,骆天明是真没想明白,这个弯儿到底是怎么转的,但不要紧,反正他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能安安稳稳,他就满足了。
重新回到西北,面对夏竦留下的烂摊子,骆天明和穆桂英就算是天大的本事,也觉得头疼不已。
一场大败之后,骆天明、穆桂英、范仲淹打下来的地盘,全都又丢了,而且还损失了大批兵马。
但最麻烦的问题是,西征军的士气降到了谷底,要不是宋仁宗没有听从夏竦的战报,把武将推出来当替罪羊,恐怕真个西征军都要溃散了。
即使骆天明的名声在西征军里很不错,将士们都愿意跟着他打仗,可问题是将士们不相信朝廷,万一打着打着,朝廷再次把骆天明调走,换个类似夏竦的人来接手,不是又把他们坑了?
内部一堆的麻烦要处理,李元昊也不消停,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不断的冲击宋军的防线,企图占据更多的地盘。
如此内忧外困之下,即使是骆天明和穆桂英搭档,也很难力挽狂澜,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幸好这次的监军还算靠谱,没有给骆天明找麻烦,否则局势还会更艰难。
这次的监军虽然不是范仲淹了,但也是个名臣,正是富弼。
富弼的背景比范仲淹、韩琦都更硬,他的岳父是晏殊,相当于文臣的领袖。
而富弼本人也相当有才华,否则晏殊也看不上他。而且富弼在年轻的时候,也是相当有骨气的,硬怼辽国都不虚。
此时的富弼就很年轻,怼辽国也就在不久前。
西夏和宋国开打之后,辽国就大兵压境,想要趁这个机会讹诈宋国,增加岁币。
富弼奉命出使辽国,谈判岁币的事情。
在辽国的刀斧之下,富弼一介文弱书生却怡然不惧,强硬的拒绝了他们增加岁币的要求。
在谈判中立下大功的富弼,回来之后获得了朝堂上下的一致看好,于是在骆天明第二次出任西征军主帅时,就把他派来当监军了。
这么做的目的,一是给富弼再镀一层金,因为连文臣都觉得,跟着骆天明能大胜仗,监军就是跟着蹭功劳的;二是想让强硬的富弼跟骆天明争夺军心,想要培养一个能领军的文人。
因为范仲淹在朝堂上批驳夏竦的表现,让其他文臣觉得他是知兵的。
范仲淹才跟着骆天明几个月,就有如此表现,那么再培养一个富弼也不难。
等文人有了领兵的能力,武将还有什么用处?只需要能冲锋陷阵就够了。
正因为如此,除了富弼这个监军之外,还有二十多个文人也跟着来了,他们跟富弼一样,都是为能够领兵准备的。
对于这些人的加入,骆天明不但不反对,反而毫不客气的全都派了任务,让他们都在实践中学习。
他们虽然都是文人出身,可在军营里打滚久了,他们还会是纯粹的文人吗?
即使他们依然把自己当文人,可其他文人还把这些武将作风浓厚的家伙当做自己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