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订阅,稍后修改。
先不要订阅,稍后修改。
三国时期的书籍,还都是竹简制作的,蔡伦发明的纸,质量太差了,根本不能用来书写。
所以,要想复制藏书,骆天明只好耍点花招,发明了另类的印刷术。
他用铸铁打造一个个单字的字模,在印刷的时候,将这些单字拼起来,就形成了一句话,然后烧红了,印在竹简上,就烧灼成凹陷的字迹,最后再用涂料填充凹痕,焦糊的竹简上就形成了清晰的字迹。
这个办法就是在打造字模时比较费事,等字模都打造出来之后,印书就简单了,一天能印几百卷。
孔融没想到骆天明还有这一招,乐的哈哈直笑,一头扎进书堆里就不出来了。
既然孔融留下了,蔡琰作为他的助手,当然也留下了。
有这一老一小主持复制书籍的事,骆天明就可以放心的去忙别的了。
古代的政务其实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种地,只要把农事安排好,其他的都问题不大。
司隶地区经过西凉军的祸害,百姓死了不少,世家大户又被一扫而空,所以田地有的是。
但骆天明没有简单的将田地分配给百姓,而是成立了一个个农庄,派专人管理。
然后将土地按户租给百姓耕种,收获之后,百姓上缴五成作为地租。
这和后来曹操施行的民屯差不多,五成的地租虽然很高,但也够百姓活命了。
此外,骆天明还发挥特长,教导百姓饲养各种牲畜,尤其是出肉率最高的猪,能极大的改善百姓对肉食的渴望。
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就让百姓吃饱,因此用藏书换粮食的计划,要马上开始实施。
至于只适合去和世家交易的人,当然是孔融了,这位骆天明的主公,反过来被骆天明支使的到处跑,辛苦非常。
除了政务之外,骆天明最重视的还是军队。
因为粮食不足,所以他没有征召太多的军队,依然只是从北海郡带来的那些。
不过从这些军队的训练要提上日程了,如果形不成军气,这点部队根本不够西凉军塞牙缝的,万一董卓脑子抽筋,再打回来怎么办?
好在骆天明的运气不错,董卓自从当上太师之后,就彻底堕落了,每天都是醇酒美人,其他的完全不管了,似乎是打算就这么死在温柔乡里。
没有董卓的命令,他手下的五十万大军也不敢妄动,只能也跟着放纵。
只是这么多禽兽匪兵放纵起来,长安附近的百姓就倒了大霉了,比洛阳百姓还惨。
不但董卓不来找麻烦,孔融用藏书换粮食,进行的也很顺利。
洛阳周边的世家大族很多,对皇室的藏书也就需求量巨大,很快就换来了足够洛阳周边所有人吃三年的粮食。
这还不算完,还有很多世家没捞着换书的机会,都拼命的给孔融拍马屁,让他收下自家的粮食。
孔融都被惊呆了,虽然他也是世家出身,可也是现在才知道,这些世家集合起来,隐藏了多少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