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的人开了一副房子,闻着药,就觉着恶心。
皇帝日渐消瘦,朝堂上的人也好不在哪里去。
只因,皇帝身上的戾气越来越严重。
朝臣的无心之语,也能成为皇帝怒骂的借口。
一时间,人心惶惶。
除了,端坐在后宫的那位。
下朝之后,皇帝又来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后行礼后,就端坐着。
面色平静。
“皇后,别来无恙。”
皇后闭眼,“皇上,有话直说罢!”
皇上冷冷地一笑,“皇后难道不知道朕是为何而来吗?”
皇后当然知道,只是现在已经无心敷衍皇帝。
最后,皇帝直留下一句话,“他对太子下手了。”
皇后的双手已经被汗打湿。
宫女红椒见道,“奴婢马上传信给主子。”
“不要,这个时候,我不想他分心。”
“娘娘......”
红椒剁椒,拗不过皇后的坚持。
......
距太子禁足已一月有余。
帝都有女传言,太子徳不配位,应废太子。
随着传言越来越热,皇帝开始重视起来。
“朕从未动过废太子的念头,你又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御书房内,皇帝恨铁不成钢地对太子说。
太子只是低下头,不发一言。
皇帝训斥太子,整整半日。
临走之时,皇帝说道,“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是,儿臣知道了。”
散怒火,自然是推一个替死鬼。
还有谁,比兵部侍郎更合适。
今晨,有朝臣告道,兵部侍郎与太子的勾结。
那些明里暗里的事,都被揭发出来。
皇帝震怒。
于是,才有了御书房的一幕。
解决兵部侍郎很容易,一杯鸩酒,便足矣。
皇帝和太子都对百姓有了一个交代。
舆论,渐渐有下滑的趋势。
随后,有官员为九王鸣不平。
只是这一次,皇帝没有很快表态。
然而,太子一改往日的态度。
也为九王叫区,并常常往九王府里跑。
民间,对太子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皇兄,你看看,我带什么来了。”
太子将皇上赏赐的物件都送进九王府。
九王府的人赶紧道谢。
“皇兄。”
太子言笑晏晏。
近来,他已经将九王府当做自己的家。
九王心里冷笑,面色和善地说,“太子殿下,又准备干什么?”
“兄有弟恭,是应做的。”
太子坐下不久后,便闻到一股酒香味。
“噫?”
这股味道,好熟悉。
可不是杜康吗?
听说,酒廊老板不酿了,怎么九王这里有,难不成,他们认识?
于是,太子告辞,去往酒廊。
云夕与一柯正在屋内,没想到,太子去登门到访。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尤其是云夕,她不认识太子啊!
一柯更是随便找个借口就溜了,独留云夕一人。
云夕心里骂着太子,面色嘻嘻。
“太子。”
她一副江湖样,太子倒是放心不少。
与江湖人打交道,他自问,还是挺擅长的。
在与太子的攀谈中,云夕总算弄懂了太子的来意。
不就是以为酒廊和九王有什么牵扯吗?
云夕一个劲的装傻充愣,“草民,从未见过九王爷啊!”
“那为何他府中会有杜康?”
自一柯从皇宫回来后,云夕便不再卖杜康酒。
仍是千金,云夕也仍不卖。
“这个......草民不知啊......”
云夕无辜地望着太子。
太子默不作声,心里已将云夕打进九王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