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城门头上,那仇鸾族人的血迹还没有干,鞑靼人对京师的攻城战打得更猛,可那三路增援京师的大军仍是寸尺未进。
现在的鞑靼人似乎是长了眼睛,每一次攻打的都是京师防守相对最为薄弱的地方。
如果说数日前嘉靖帝对鞑靼人带来的兵祸只是焦心,那么现在面对那就围不退的鞑靼人却是害怕。嘉靖帝早已没有了当年那份亲征的豪情和勇气。
早朝比往时都要长,现在也只有这个时候,嘉靖帝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是这大明王朝的君王。
“各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嘉靖帝站在那象征着帝王威严的龙椅前,连端坐下去的心情都没有。
面对嘉靖帝的询问,朝殿上的文武大臣们都是三缄其口,围困在京师城内大臣们是一筹莫展。平日里的勾心斗角现在在时是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朝殿上所有文武大臣的目光这时不是聚焦在兵部尚书丁汝夔的身上,大家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首辅大臣严嵩。
在此之前嘉靖帝曾派人去找过白狗大将军,希望他能出山去督促城外的那三路大军来驰援京师,但被白狗给拒绝了。
现在朝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把目光投向严嵩,一声不吭,那嘉靖帝也只能是点将了。
“严爱卿,你可是有什么退敌之策?”嘉靖帝此时的身段放得很低,语气中没有了往日里的君临天下的气势。
面对嘉靖帝的逼问,严嵩表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样子。
严嵩见朝殿上没有反应,这才声音轻了又轻的说道:“皇上,臣所想到的办法有悖于朝廷和皇上的尊严,臣不能说。”
随着严嵩的话声落下,文武大臣们又都把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嘉靖帝,那眼中没有了对皇上的敬畏,有的只是对活下去的渴望。
“什么退敌良之策还能损了朕和朝廷的尊严?”嘉靖帝想不透,既为退敌之策又怎能损了自己和朝廷的尊严,而应该是挽回了朝廷的尊严才对。
“这个,这个,还是请皇上先行赦免了本阁老的冒犯皇上、亵渎朝廷之罪,臣才方可能说出此--法。”严嵩说到最后时故意把那话音拖得很长,实是想在朝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的脑海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在告诉大家一会本大人要说的方法,不是本大人自己要说的,而是皇上逼着本大人说的。
严嵩这话没有明说,但那拖长音的话语已是给了朝殿上文武大臣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并且刻画在各自的脑子里。
“严爱卿旦说无妨,朕就赦你无敬之罪。若是真能退敌,即使损了朕的尊严又有何妨,保住了我大明王朝才是最为重要的。”嘉靖帝现夺也是被形势逼得没有办法,只得如严嵩所要求答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