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刚发完,他收到了关三山的微信。
“你小子,班上同学遇到了麻烦,你怎么不伸出援助之手,那些老同学怎么看你。”
听到关三山这么说,杜本贤对他即刻刮目相看起来。
他没想到这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同学,现在居然变得古道热肠起来。
其实,关三山也没有,他多年以后初次见到时,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杜本贤如实跟关三山说了他直接打钱给欧阳亚文的事。
关三山却直接语音了过来。
“本贤,我说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大家都发在很好筹上,所有人都看得到,你没少捐,却不让人看到,要是万一你家里谁出了事,你还怎指望人家帮你?”
杜本贤变得沉默,他脑海中涌现出一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所求。
他也不知道这话此时出现,是否合乎时宜。
对于关三山,杜本贤五味杂陈。
原来关三山并不是变得古道热肠,他只不过是变得有远见了,或者说具备了商人的投资回报头服。
杜本贤承认,关三山说得很有道理。
人活一世,谁家还没有出个意外的时候。
他们都来自贫穷的山沟沟里的,绝大多数人虽然都走出大山,但在外面混得风声水起的,却屈指可数。
大多数人手头拮据,有存款的人,少之又少。
见杜本贤沉默,关三山又开口了:“人活在这世上,不怕一万,就怕有个万一,你说是不,你家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不得让大家帮你,合力度过难关?”
杜本贤还真的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打算。
他知道人生会有意外,所以现在每天都拼命的工作,生活也极尽检省,到了晚上就思量创业事宜,就是希望他有为家人承担风险的能力。
关三山见十几秒过去了,杜本贤仍然沉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道:“我说你现在话怎么这么少了,做事也这么木纳起来,是不是先前在家里创业,与外面世界隔绝,把自己给创傻了,我说人啊,还得多出来见世面,不然怎么跟得上时代。”
“你说得是。”
杜本贤没有耐心与功夫再听关三山说下去,敷衍着回完挂断了语音。
三天以后,关三山给他打来了一通电话。
这通电话让杜本贤惊愕得无以形容!
这样的点子,他没想到关三山居然都能想出来!
“我听你妈说,你想在杭东创业,但资金差了一点,我给你投资怎么样?”
杜本贤听到这话,当场石化。
他与关三山高中毕业分开后,虽然最近才见面,但听关母说,关三山过得并不好。
他念完高中,没考上大学后就去打工了,出去打拼了6年左右,从来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
敢情他把钱都攒了起来,为的就是能创业。
杜本贤揣度着问了句:“当真,还是开玩笑。”
关三山严肃回道:“当然是真的,就算我喜欢开玩笑,你也不是爱听玩笑的人,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