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回到明朝做权臣 >第492章 派谁去朝鲜

第492章 派谁去朝鲜(2/2)

 推荐阅读:我重生到了地球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血魔霸天下逆袭!最强妻主怦然婚动陆医生的心动日记行云流水万能异界仙绝代妖孽兵王总裁限爱100天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若是直接把这个钉子拔掉,张启阳必然会做出激烈反应,谁也不愿意去公然招惹张启阳,更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万一打不到狐狸还会惹一身的骚,刘乾龙要是报复起来肯定又要杀个血流成河。

好在刘乾龙这两年还算是比较本分,至少不似以前那么高调了,大家也就选择性的故意把他“遗忘”了。

别人可以对刘乾龙视而不见,王宣同不能啊。

王宣同和刘乾龙是一个“单位”的,分别是一个把手和二把手,说好听是“合作多年的搭档”,其实早就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了,简直势如水火冰炭不可同炉,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僵了。

作为二把手的刘乾龙屡屡插手王宣同职责之内的事情,完全就是一副要把王大人彻底架空的姿态,这能忍?

以前有张启阳在江南的时候,就算是忍无可忍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一忍再忍。

现在张启阳和毅勇军已经到了北方,刚好又有这么一个机会,王宣同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主动举荐刘乾龙。

从表面上看,这一番举荐是对刘乾龙的信任和能力的肯定,为他争取一个钦差大臣的身份,其实就是想把他排挤出去。

满朝文武看刘乾龙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能把他从江南的政局之中排挤出去,不仅可以落个眼前清净,还能顺势拔掉张启阳安插在江南的一颗大钉子,何乐而不为呢?

王宣同提名刘乾龙为钦差大臣人选,大家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顿时就明白了王宣同王大人的心意,一时间,所有人都纷纷“附议”,极力赞同。

除了皇帝之外,每一个大臣都认为刘乾龙是事朝鲜宣慰使的不二人选。

放着这样的“斑斑大才”不用,简直就是“遗贤”之举嘛!

一众的臣子出于私心,举荐了刘乾龙,这完全出乎复隆皇帝的预料,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别人再怎么“附议”,皇帝都坚决不同意,却又不好直眉白眼的把不同意的原因说出来,只是说“事关重大”“尚需考量”之类的推脱之词。

罢了朝会之后,复隆皇帝满面怒容的对安宁公主说起此事:“举荐刘乾龙出使朝鲜,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朕知道他们是想把刘乾龙排挤出去,朕何尝没有这个心思?但朝鲜是何等大事。文臣误国,看来先皇一点都没有说错。”

听了这话,安宁公主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抿嘴儿一笑:“臣子们有些私心这是事实,但若是说他们误国,那就有些言过其实了。要我说呀,让刘乾龙为钦差出使朝鲜,未必就不可行。”

“那岂不是等于把朝鲜拱手相让了?几百年来,朝鲜为我大明藩属之国,而不是张启阳的。”

和操起急躁的复隆皇帝相比,安宁公主就显得沉稳了很多:“陛下所言不虚,道理也确实这么个道理。自太祖皇帝钦封朝鲜国以来,这朝鲜之地就是我大明的藩属。但终究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常言说的好,在哪山就唱哪歌,既然时局如此,抱怨终究无用,还是直面现实的好。”

安宁公主比复隆皇帝清醒的多,也务实的多:“陛下真的以为派遣一个钦差大臣过去,就能把朝鲜的局面维持住?这未免有些太过于一厢情愿了吧?”

在不具备足够实力的情况下,派个钦差就能朝鲜夺回来?

复隆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么天真,派遣钦差大臣出使朝鲜,其实无奈之举,只不过是具有一点点象征意义罢了,最大的作用就是彰显朝廷的体面和尊严。

至于说实际意义……几乎为零。

既然朝鲜已经被张启阳纳入了势力范围,与其那脑袋埋进沙子里回避现实,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谋其到一点更实惠的东西。

刘乾龙本就是毅勇军的人,现在委派刘乾龙做“事朝鲜宣慰使”,看起来是卖了张启阳一个人情,显得朝廷对毅勇军依旧信赖有加,不在乎朝鲜到底是在朝廷手中还在是张启阳的掌控之下。

其实,对于江南朝廷而言,更大的作用则在于名正言顺的拔掉了张启阳安插的一颗钉子。

在无力染指朝鲜局面的情形之下,能够尽最大可能为江南谋取利益,把刘乾龙从江南排挤出去,未尝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

这样的做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

只需求实实在在的好处,所谓的朝廷体面和尊严反是等而下之了。

同样的道理,若是经由那些个臣子之后说出来,复隆皇帝一定会竭力否定。

但是,一样的话语出自安宁公主之口,他则会认真考虑仔细衡量。

经过一番考较之后,复隆皇帝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很对,确实就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也好,朕明日就颁诏,委刘乾龙为钦命的事朝鲜宣慰使。”

一想到可以把刘乾龙一脚踢出江南,复隆皇帝的心情就大为好转:“朕真心不如皇姐思虑周全,若皇姐是男儿之身,我这个皇帝……说不得就要退位让贤了呢。”

若是换做别人,听了这话一定会吓的魂不附体跪地请罪,但安宁公主不一样。

她虽然是崇祯皇帝同认的义女,但却和复隆皇帝是共患难一起从北边经历千万艰难险阻走过来的。

再者还是因为她是女流之辈,不可能真的对皇帝之位构成任何威胁。

充其量也就是如同现在这样,隐居幕后给复隆皇帝充当一个可以绝对信赖的助手而已。

“陛下说的是玩笑话,永王本是有大本事的,奈何心不在此,强留也留不住。眼下就只有你我姐弟了,这大明朝的江山还是在陛下的肩膀上扛着,我最多也就是只能分担一点点而已。”

“好在陛下龙体渐安,一日好似一日,我也就放心了。”安宁公主面带微笑的说道:“前些日子,陛下病体沉重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怕,甚至……甚至想奏请陛下,尽早立太子,以防有不忍言之变。”

这种话也就只有最亲近而且可以绝对信赖的安宁公主可以直接说出来,若是别人提起肯定是要掉脑袋的。

若是皇帝驾崩了,永王又不在江南,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立太子,到时候就算是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做皇帝,也终究比没有皇帝要好的多。

“你我同心,在病体沉重之时,朕也曾有过早立太子的打算,为了我大明朝的江山,不得不这么做啊。”复隆皇帝说道:“其实朕已经立下了秘诏,若朕真的到了危急时刻,立刻立太子,由皇姐摄政,先稳住局面。”

“陛下这么做就错了,就算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也应该由皇后垂帘训政。”

皇帝一死,立个小娃娃做皇帝,然后现在的皇后训政,这种事情在大明朝不新鲜,万历朝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皇太后训政有例可循,何曾听说过长公主总揽朝局的?与理不合与情不顺呐。

“皇后……朕信不过她,这普天之下,也就只有皇姐你是朕可以绝对信赖的人了。”

复隆皇帝说道:“若是由皇姐训政,永王终究会回来,到时候无论是由他做摄政王还是取太子而代之,都可以接受,若是由皇后训政,永王就危险了。”

只有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可以信赖,到时候就算是永王真的取代了儿子成了皇帝,这大明朝的江山依旧是在大行崇祯皇帝一系当中流传。

若是由皇后训政,可就不好说了,毕竟皇后的娘家是黄得功,是南方的第一大军头,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万一南北开战,大明朝就真的完蛋了。

而安宁公主则可以作为一个过渡,等着永王回来,到时候不管永王是不是摄政王,都可以处理好和北方的关系,这是深思熟虑的考量,是为了朱氏王朝着想。

“陛下百灵护体,纵是有些个磨难,不也过去了么?”安宁公主笑道:“只是没有想到陛下竟然留下了秘旨,虽说是以防万一,现在看来却已没有那个必要了,还是把秘旨销毁了吧。”

“嗯,朕会销毁秘旨。”复隆皇帝笑道:“不过话有说回来,这薛神医的一剂黄莲汤药虽苦,药效却是显而易见。朕已觉得身体日渐好转,尤其是每次皇姐陪朕游走半个时辰之后,不仅神清气爽而且胃口大开,看来这一番磨难总算是熬过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