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凝失意离开汴梁,葛从周也没能全身而退。
军械走私一案,他自知很难置身事外。当初李存勖出面销毁账册,虽然让他放心不少,但大梁军中派系林立,他原本也不指望就能从此高枕无忧。
果然,没过几日,宫里便传出消息,段凝和薛贻矩似乎搞到了一起,要将军械走私案扣到葛大帅脑袋上。
葛从周是了解薛贻矩的,知道这位老先生断不会随意与军中将领撕扯不清。定是段凝发现了蛛丝马迹,借由文官之口,在陛下面前煽风点火。此时此刻,葛从周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陛下天恩浩荡,只打死了一个搬弄口舌的温玉郎,其他的话一概没有多说。葛从周那颗心从悬在半空,改为悬在了嗓子眼——军械走私案依然没有告破,满朝上下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看结果。段凝虽然走了,但线索是明晃晃的留下了。那两位神秘男子,去完葛从周府上,便又去见了那个何天富,何天富旗下的商号刚好又参与了走私,若说葛大帅清白无辜,那真是三岁孩子都不信。
若是陛下相信那些线索,自然该严旨督办,甚至将葛从周请到外廷监去喝茶;若是陛下不相信那些线索,至少也该澄清一下,以正视听。可陛下偏偏在这个时候沉住了气,军中虽有人还在追查此事,陛下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训导。
葛从周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要沉住气。要是急吼吼地去找陛下折辩,纯属自找无趣。
唯今之计,还是静观其变吧。
葛从周还是做了一件事——将那个招灾惹祸的儿子唤回府中,严加看管。万一哪天陛下想起来了要过问此事,立时就能一索子将这个不肖子困了送进宫去请罪。
当然,大梁朝堂上暗流涌动的这些日子,肖俞和李存勖是一无所知的。
虽然这件事和他们关系不大,即便李存勖不出现在汴梁城内,段凝兴许也会从别的犄角旮旯打探到军械走私案的线索。但李存勖的横插一杠子,让段凝和葛从周一下子走到了短兵相接的局面。从这一点来说,李存勖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