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外面这里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邻村已经班车进村了,可尚家河村因为地广人稀、山势陡峭,路依然是三轮车路。
五里一家是正常的,连绵起伏的五六座山常常坐落着一两户人。
邻村已经通电七八年了,尚家河村今年才勉强全部通电,大多数户用的是木头杆子,勉强能够带起照明的电灯泡。
贫穷让尚家河村的孩子都憋了一口气,发誓要好好学习,通过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对于一个生活在极端贫困地方的孩子――农民家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也许就是考上大学,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
尚云便是这些贫穷的孩子中的一员,他渴望着通过上学改变命运,可贫穷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为了完成初中的学业,他挖遍了方圆百里沟沟壑壑的山药,大山被他手中的镢头弄得千疮百孔。
即使这样父亲一个劲骂着要他回家种地,他不能还嘴,只能默默地让父亲的拳头落在他的屁股上,让那怒气渐渐地消失,换去他去学校的自由。
高中三年并不好混,为了躲避父亲的打骂,他经常不回家。家,在他的意识中越来越模糊。
为了读完高中,他只能课后捡拾废纸、塑料瓶,假期打个临时工。老师看见他过得西黄,高二起,免除了他的学费。
其实,他也不怪父亲母亲,家里也贫穷的西黄。
家里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卖的,温饱刚刚解决,三个姐姐上学已经拿走了家里所有能够变成钱的东西,学费都是贷来的,生活费还得她们自己去赚。
家里唯一能变成钱的便是两头黑驴,可全家人要吃,还指望着两头黑驴拉犁种地,一百多亩地没有黑驴是不行的。
学生在假期打工也不好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他身体弱,小时候偷吃毛桃,被三爸打坏了一块胯骨,至今见不得出大力。许多老板见了他这个廋弱的样子,还是假期工,就没有人愿意要。
家里百来亩地,尽管每年春天会霜冻,尽管年年广种薄收,但依然要广种薄收。
买不起化肥,买不起籽种,有太多的买不起,但地还是要种的。不种地,就会挨饿。
没有粮食的日子,尚云经历过。前年春季霜冻,小麦绝收;夏季大旱,糜子和谷子减产。全家吃了几个月马铃薯,那马铃薯吃多了肚子涨得要死,想吐却吐不出来。
尚家河村贫穷出了名,缺钱缺粮出了名,娃娃们个个学习出奇地好出了名,家家户户娃娃多出了名。
本来贫穷,一家子却要供养三四个娃娃上学,一个个娃娃到了学校就像中了魔,见了书就舍不得放下。
供不起娃娃上学的大人们,一个劲劝说自己的娃娃回家,可谁也不回来。
老大想上学,老二也想上学,老三老四一样想上学。
上了学就不用在地里汗流浃背干活了,比起干农活,上学简直就是在享受。
对于尚家河村的娃娃们,学校便是天堂,可这个天堂,尚云永远去不了。
他太累了,他想早早结束学业,去外面闯一闯。没有上大学的是一层人,虽然生活苦一点,但也活的人模人样的。
“看你这个怂样,回了家就像没有了魂!你爷爷、太爷爷,祖爷爷,还有你祖爷爷的爷爷,都在这里种地,不也是一辈子过了吗!”
“书,你三个姐姐已经念太多了,你作为一个男人,就要为家里的日子着想,这书你就不用继续念了。如果这次你再偷着去上学,就永远不要回这个家!”
“念念念!不去念书能死了吗?把你三个姐姐的学费生活费给想办法交了,你再去念!吃了这么多年闲饭,是个公鸡也应该到了叫鸣的时候!只知道拉屎撒尿,不知道赚钱养家!”
父亲扛着镢头,骂着低头拉蒙的尚云。
“云,你就安心干活吧。好好干两三年,出去打工赚点钱给你说个媳妇,然后生一堆堆娃娃。靠我和你大,已经没有能力给你说媳妇了!人呀,细想,不管农民还是有工作的,一辈子也就是为了娶媳妇生子留后,也就这么回事。”
如果尚云不生在这个家庭,他一定去上大学,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他实在累了,他不想再为上学让家里人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