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崇祯皇帝听到凤阳被毁皇陵被焚的消息后,反应格外的大,大到险些从龙椅上跌下来,所谓打人不打脸,这闯贼不光打了脸,而且是照着崇祯皇帝的脸使劲抽啊。
凤阳城被焚一事算是彻底将崇祯皇帝盖在脸上的遮羞布彻底的撕了下来,要知道凤阳不光是大明王朝的中都,而且还埋着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如今中都被毁了,皇陵还被烧了,这让崇祯皇帝情何以堪。
翻遍华夏历史,皇朝还在可祖坟却被人焚了的,崇祯算是独一份,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脸丢大了。
温体仁正是抓住了崇祯皇帝怕丢脸的心态,在崇祯皇帝歇斯底里地发泄完一通后,温体仁这才像崇祯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既然凤阳被焚一事已经无法修改,那接下来该做的事情就是如何降低影响挽回一点颜面,而杨一鹏的的捷报恰恰就是最好的借口。
闯军是打进了凤阳城没错,可漕运总督杨一鹏听闻消息后立即发兵,经过连番血战终于大破闯贼收复凤阳。
朝廷要把关注点放在杨一鹏如何拼尽全力收复凤阳的事情,而不是关注在闯贼烧毁凤阳城的悲剧上。
要阳光一点,要积极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掉在地上的脸面重新捡起来。
“那照你这么说,朕还得嘉奖一下杨一鹏咯?”听完温体仁的一番谬论,崇祯死死盯着温体仁问道。
崇祯虽然偏执可他并不傻,温体仁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一下这个时候不能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特别是漕运总督杨一鹏的责任。
“低调处理就行,待这风头过去之后,皇上再处理也不迟。”温体仁也不敢逼迫得太厉害,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一个缓冲时间。
“低调?用不了几天这事就会传遍天下,你让我低调?”崇祯皇帝勃然大怒道。
毕竟谁摊上这倒霉事这脾气也好不了,不过对于崇祯皇帝的脾气,温体仁早就摸透了,崇祯皇帝完全是个冲动型人格,对于这种人格,最好是顺着他们的思路来。
“陛下可让杨一鹏速速击溃闯贼,并立即组织民夫开始修复凤阳的皇陵,只要皇陵修得比以前还大气,谁还会记得以前的皇陵是被闯贼给烧的?”温体仁循序善诱的介绍道。
不的不说,温体仁不愧是最懂崇祯的人,这么一番话下来,崇祯皇帝确实更加关注的是皇陵恢复一事,对于杨一鹏的渎职行为,倒没有特别说明。
正如温体仁所言,既然面子已经丢了,那捡回来也是碎的,要想大家忘记这份尴尬,那就把皇陵修得更气派,有了这气派的皇陵,崇祯皇帝自认为对列祖列宗也算有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