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我不是奸臣 >第185章 名将之死

第185章 名将之死(2/2)

 推荐阅读:陆帅人设又崩了青云掌门修仙记神医魔妃:狂宠废材五小姐穿书后我对男主下了手娱乐圈小翻译锦医归异世丹剑双绝一念入心:甜心,别想逃!魔兽之萨满快跑!灵泉石上流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要知道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乃是洪承畴的好友,只要洪承畴不发话,杨嗣昌不可能扣下巡按御史吴甡报功的折子。

虽然后期二人表面上依旧如故,可二人私下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随着洪承畴和曹文诏大力围剿,陕西境内的流民军纷纷向东逃往山西,一时间山西境内的形势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此时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了,崇祯五年,朝廷借口陕西的贼寇已消灭殆尽,不仅下令让曹文诏进入山西帮助围剿贼寇,更是命令山西、陕西的各位将领一同受曹文诏指挥。

曹文诏算是脱离了洪承畴的阴影,自己独当一面成为一军之主。

为了感激崇祯皇帝的知遇之恩,刚刚被委以重任的曹文诏对于剿匪自然格外卖命,一时间曹文诏在山西剿匪得力,深得崇祯皇帝赏识。

为了让曹文诏安心剿匪,崇祯帝还特意下旨告知山西各地衙门,要求地方衙门无条件地支持曹文诏剿匪,当崇祯得知山西有的地方官不与曹文诏合作时,他严旨责成御史弹劾纠察,重重处罚。

可曹文诏不知道的是世界上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曹文诏绝对不会想到,被崇祯皇帝斥责的官员当中就有一位名叫刘令誉的御史,而这个小小御史让曹文诏最后的剿匪大业功亏一篑。

有了崇祯皇帝的支持,曹文诏在山西陕西的仗打得异常漂亮,先败流民军于盂县,追击途中,又在寿阳之东北的方山,再次大败流民军,斩杀其首领混世王,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没了洪承畴的故意压制,曹文诏可比在洪承畴麾下风光的多了。

在曹文诏的尽心尽力剿匪之下,山西匪患为之一空,尔后曹文诏携大胜之势率大军再入豫平叛,一时间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河南境内的流民军压得喘不过气来,可就在战局如此有利之时,一纸圣旨将曹文诏调离河南前线任大同总兵。

曹文诏这位骁勇善战的良将,没有败给流民军,却中了自己饶暗箭,当前线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被调离了前线。

调离曹文诏离开河南的原因很简单,那位名叫刘令誉的御史也随同曹文诏一同到河南赴任,刘御史将上次被皇帝斥责的账全部记在了曹文诏身上,就在曹文诏连战连捷之时,刘御史上书崇祯皇帝,参曹文诏虚报战功,怙势而骄,崇祯皇帝丝毫不听曹文诏辩解,一纸圣旨就让曹文诏去大同守长城去了。

曹文诏的悲剧与其是刘御史的谗言,倒不如是崇祯皇帝既用且防的私心作祟,崇祯皇帝为人一向大事精明,大事糊涂,性格褊狭猜忌,曹文诏在河南打得越顺风顺水,崇祯皇帝对他就越不放心,就算没有刘御史也会有李御史,崇祯皇帝不可能允许他手下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曹文诏的结局早就注定。

将军有战死沙场的勇气和忠心,可皇帝却没有用人不疑的度量和胸怀,也许大明王朝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话曹文诏赴任大同不久,便遇到皇太极率兵犯边。曹文诏只身赴任,手下无兵又无将,大同战局溃败,大同周边城池失守。

城池丢失自当有人负责,可崇祯皇帝丝毫不念曹文诏剿匪有功,降下严旨对曹文诏要撤职充军。多亏山西巡抚吴甡力保,崇祯帝才勉强同意让他戴罪立功自赎,崇祯皇帝刻薄寡恩可见一斑。

在边关漫漫的黄沙之中,曹文诏似乎懂了洪承畴为何一直压制他的功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