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微微一笑,随即向吴世济解释其中缘由。
江南富庶,大明七成的赋税出自江南,谁控制了江南谁就控制了大明财政,为了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转,大明的皇帝一直想从整个江南多收赋税,毕竟其他老少边穷地区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油水可榨。
可把持江南经济的士绅们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都是大明子民,凭什么江南就该多交赋税。
所谓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江南的士绅们加大教育投入,让他们的子弟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然后反哺整个江南士绅。通过这种水滴石穿的功夫,江南的士绅把持了整个江南的经济和政治。m
对于那些出身江南的官员,首先他们是江南的子弟,然后才是大明的官员,所以制定的各项政策首先要保证江南士绅的利益然后才是大明朝廷的利益,毕竟这些官员致仕之后也会变成江南士绅当中的一员。
可蛋糕就这么大,江南士绅们的利益保证了,那就意味着中央朝廷或者说皇帝的利益受损了。
万历年间,皇帝不上朝归不上朝,可对江南的钱袋子却抓的紧,既然通过正常的手段收不上来税,那就派他的私人奴才也就是太监到江南收税,为这事还闹出一个《五人墓碑记》。
如果不是靠着那些私人奴才的搜刮,万历皇帝怎么可能有底气发动“万里三大征”。
至于一心搞发明的天启皇帝,那就更直接了,直接将这个差事交给魏忠贤,通过魏忠贤这条恶狗来搜刮江南的财富。
所以不管这个皇帝是好是坏、是昏是明,他都必须多收整个江南的赋税,毕竟没了江南的赋税,整个帝国就无法正常维持。
只是到了崇祯年间,由于崇祯皇帝无证上岗,一上来就把魏忠贤这条恶狗给宰了,可又没培养出自己的狗腿子,导致整个帝国陷入到缺钱的困境当中。
不过缺心眼归缺心眼,在经过这一次次的教训之后,崇祯皇帝也算是看明白了,这帮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和复社的人压根靠不住,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然后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想着朝廷。
此次崇祯皇帝之所以会将文震孟赶出内阁,甚至借着温体仁的诬告处置郑鄤,就是想表达对江南士绅的不满。
当然仅仅表达不满还不够,毕竟这事牵涉到的是真金白银,如果不上手段,江南的士绅们怎么可能会把到嘴的肉给吐出来,所以崇祯皇帝接下来的必然还会有动作。
所以如果李焕能操作得当,让吴世济当个漕运参政还是没问题的,至于为何不是漕运总督,首先是吴世济自身资历不够,更多是的崇祯皇帝还不能和江南的士绅们彻底撕破脸,漕运总督很可能还是会从江南士绅当中选一个,可为了制衡这帮江南士绅,漕运总督的副手就必须不是东林党人。
“那岂不是要和朱大典唱对台戏?”吴世济闻言不禁恍然大悟,心中一阵窃喜,只是窃喜归窃喜,可让吴世济和朱大典唱对台戏,还真有些虚。
“哈哈,恩师放心,马上到年底了,该杀年猪了。”李焕笑了笑后说道。
“如此我就放心了。”吴世济闻言立即抚须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