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跪地求饶,你便会放了我吗?你的假意仁慈可以欺骗一个垂髫小儿,却欺骗不了我——我见惯了假仁假义,所以不想在死前仍旧丑态百出,让人笑话。”
“看来你对于死亡并不害怕——你当初加入叛军的时候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虽有勇气,但无智谋,永远无法成事,朕会成全你,让你和你的明公在不久的将来相会于九泉之下,去问问你的明公心里装的可是你心里想的天下——朕可以肯定,石如海心里装的壮志与天下,而是自己——你们个个都认为比朕强,让你们做到朕的这个位子上,做出的功业也会比朕多,这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你们叛乱,天下人可不答应,他们最不喜欢打仗,而你们为了你们心中的那些个宏图伟业,硬是要拉全天下的人为你们陪葬——老百姓虽然目不识丁,但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大乱之后未必是盛世,再上来一个朝廷未必超过现在的朝廷——现在你明白你们为何失败了吗?
是,你们失败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人心不稳,根基不稳——最重要的是你们既然想推翻朕,推翻朕的大燕,就要制定出一个好的计划,给天下人看看你们比朕强在哪里——可是你们固步自封,耽于享乐,摒弃了最初的信念,最后兵败如山倒,也是情理之中,朕希望你和石如海相会于九泉之下时,不要只顾着说敌人太过狡猾,一定要记着是你们太莽撞,没有想好万全之策就敢起兵,朕身为天子也不敢做太过冒险的事,你们还没有成气候就日日存着侥幸的心,焉能不败?”
李曜滔滔不绝地说着,他是一个骄傲的人,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骄傲的反贼齐思远,他心里很不舒服,想要将他说的无话可说之后,再将他推出去斩首,这样他也可以舒心,齐思远也死的明明白白了。
齐思远没有按照李曜预想的表情和动作来,他先是抖了抖手铐,接着径直坐在了殿内,旁若无人,看着李龁的指指点点,也视若无物,毫不在乎。
身为李曜的喉舌,李龁再次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似你这等无父无君之人,不思虑自己的过错,反而在这大殿之内更加无礼,是何道理!你今日已是阶下囚,还要如此狂妄吗?”
齐思明瞪了李龁一眼,转而笑道:“他非我君,我非他臣,毫无关系,不用礼数——阶下囚?那只是你们的想法,我从未认为自己是阶下囚,更不会向你们跪地求饶——我齐思明可以断头,但不能没有气节,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如今天下众生皆苦,朝廷无度,官吏有罪,众生走投无路,或饿死,或起兵,本是顺应天理之事,而今各地兵败,薪火难继,不是你们气数未尽,万策皆是良策,只是因为是人都会犯错,我们没有来得及改正,就被你们钻了空子——
不用阴谋诡计,正面单挑,还不知道鹿死谁手——今日从扬州起兵的我们败了,还有后来人——这天迟早要变,这江山不会永远姓李——历来困民之主,皆被天下人弃而不用,唯有利民之主,才会享国长久——燕室入主中原几百年,朝野上下都是亲戚,子弟遍布州县,姑息养奸,作威作福,所到之处,杀戮无道,犹如蝗虫过境,朝政乱浊,贿赂公行,可叹天下良田不计其数,小民百姓只占十分之二三,却要供养数不胜数的人口,可叹全国官吏数万,无一人为百姓着想,可怜我天下百姓有国无家,有官如盗,有才之人竟然也要饿死在家中,这是在哪一国都很罕见的事情——这样的国,这样的君,这样的朝廷,不会长久,即使一时不会灭亡,终究不会走得太远。”
一句话,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大燕气数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