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素修等人听着晏心的歌,眼泪又一次流下——晏心所唱的除了最后一首,都是楚宫里的歌——素修记得,在楚国的时候,因为皇帝的爱好,所以后宫之中到处是歌舞升平,余音绕梁,日日都能听到后宫宫人们优美的歌声,晏心刚才所唱的就是楚国宫人所爱唱的曲子,如今,在异国他乡听到楚宫的曲子,很有物是人非的感觉,在场的楚人无不暗暗神伤。
尤其是玉姿,在楚宫时,她不是最热衷这些的人,只不过喜欢而已,以前玉姿在楚宫听到,也只是感叹一句诗中的遣词造句,现在,玉姿听到这些“乡音”,除了止不住的流泪,就只剩下默默跟着晏心吟唱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应如实突然说话,打破了在场的沉默——李曜和祁然在听到晏心的吟唱后,都陷入了沉思——这种沉思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理解——他们在猜想,是不是所有的楚人,不管是在楚国的,还是流落他乡的,都还存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楚国还有希望,还能恢复以前的荣光?
但这种沉思没有持续下去,应如实的话打破了李曜和祁然相同的思考——
“陛下,有人要见陛下!”应如实再没有往日的冷静,慌张的样子让李曜意识到事情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