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李俛是李淑妃的小儿子,生于凤凰三年,而今九岁,面对着去国离家二十余年的姑母,自然是很陌生的,但生于皇家,本来就要有足够强的实力掩饰内心的情感,小小的齐王李俛也不例外,虽然没见过这位姑母,可仍然笑着上前给姑母行了礼,眨着圆圆的眼睛望着高高在上的姑母。
长公主见小齐王如此俊俏又乖巧的模样,心中很是喜欢,将自己手腕上的香珠抹了下来,给小齐王带上,连自己戴在脖子上的项帕也拿了下来,放到小齐王的手中,笑道:“姑母怕冷,八月份就戴了这项帕了,给你留着抵御风寒吧——再过几日,天就越来越凉了,我还记得咱们这儿的秋风阵阵,可是很厉害呢,你戴着也行,留着晚上放在被子里暖脚也是不错的。”
小齐王李俛高兴的看了姑母送给自己的东西,道:“侄儿很喜欢姑母给的东西,谢谢姑母。”
长公主看到小齐王展开笑颜,越发可爱,不由得想起了两个弟弟——李曜和李昀幼年时候,当年的李曜和李昀兄弟俩也都是粉雕玉着,甚是可爱,尤其是李曜,小名就叫玉奴——时光荏苒,以前雪玉般的兄弟俩如今也都不是旧时模样了——李昀倒还保留了几分的美貌,李曜则是越来越黑,眼神也越来越疲惫,没有以前好看了。
长公主看看小齐王,又看了看李曜和李昀兄弟俩,想到自己也已经不是妙龄少女,容貌老去——她已经很久没有在菱花镜中细细看过自己的容貌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容忍现在的脸?父亲和母亲都已经薨了,除了李曜、李昀兄弟俩和小妹妹万载李映容,她再无亲人。
长公主望着小齐王李俛转身的乖巧模样,朝李曜笑道:“俛儿天真可爱,使我想起了陛下和相王幼年的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呢。”
李曜随之望向了齐王李俛,笑道:“俛儿不如时明像我,时明是真像我。”
听到这句话,刘昭仪不免身子一凛,稍稍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得意的心思逐渐展露在眼角。
出乎刘昭仪意外的是,许久没有怎么好生说过话的王皇后此时竟然开了口,说了她和平王李倓的好话。
只见王皇后很是自然地紧跟李曜的话,道:“陛下说的极是,若论起相像来,几位皇子中再没有比平王更像陛下了,现如今平王远在秦州,日后回来,长公主可好好看看,平王与陛下长得极像。”
刘昭仪拿着玉箸的手微微颤抖,不断拿眼看着王皇后,嘴唇微微翕动,而后偏过头去,有些出神地望着地面,似是在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人。
长公主一笑,道:“我到了秦州,时明还专门跑到治所之外很远的地方相迎,那几日,我带着的一行人在秦州治所归化城住的甚是舒心,时明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我在那里虽只短暂停留几日,但也听说了时明的贤明——时明现在可是秦州附近的名人儿,坊间人闲暇时都在谈论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