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修颔首,道:“公主说的没错。”
平阳笑道:“可这些笔迹是八哥所留,难不成八哥将原本珍藏起来,不愿意给人看?”
素修笑道:“这就不得而知了。”又问道,“公主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呢?”
平阳没有片刻的迟疑,微笑着指出了其中一篇,素修低头一看,乃是一首标有倦斋主人之名的《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关于这首词的来历,素修还记得一二——是吴王赵攸止在送走哥哥赵久止后,用女子思念远行情郎的口吻抒发思念兄长赵久止,用语浅淡,却情深意重,思忆之情跃然纸上,令人产生与词中女子一样黯然的情绪。情意深重,着墨清淡,虚实结合,朗朗上口,难怪平阳会喜欢这一篇。
素修又读了一遍,比之前更喜欢这首《阮郎归》了。
现在,赵久止当了皇帝,身为皇弟的赵攸止可以与兄长时时刻刻相依相亲,不用担心阻隔万重山了,从此以后,应当是写不出这样凄凉深沉的离别之词了。
平阳笑问道:“娘娘喜欢哪一首呢?”
这一抬眸轻笑,像极了萧婕妤。
素修凝眸,回想故人,愁绪满腹。
那个下雨的夜晚,萧婕妤前来借光,在灯下认真诵读李昌谷的诗,也是这样温柔问她喜欢哪一首。她们二人一人一句,一颦一笑,还如昨日发生的事,谁知今日一人已经草草收场,只留下一人在方亭回答他人同样的疑问。
眼前就是旧时景,眼前人却不是旧时人。
素修轻叹一声,答道:“并没有十分喜爱的一首。”
平阳笑道:“那便是都很喜欢了,书上诗词犹如牡丹,篇篇动人,我若是再读几遍,也会分不出究竟喜欢哪篇,定会觉得都好。”
素修笑道:“公主喜欢这些,便好好研读,他日也做个女词人。”
平阳收书一笑,欢喜道:“我可不敢这样想。”
素修笑道:“那便读好了,念给郗国听吧,她今日看了几篇,有些不明白呢,他日公主可以轻声念给郗国听。”
平阳笑道:“我也是如此想呢。”
侍女玲珑上前小声提醒道:“殿下,赶快赴宴去吧。”
素修也笑道:“今日公主生辰,公主迟迟不回,里面可要大乱了,我陪公主回去。”
平阳顿足笑道:“我竟忘了今日是我生辰,宾客们还等候在银光殿,真是罪过。”
随即将书交给玲珑,嘱咐道:“我还要多看几遍,还给郗国姐姐,你可要保管好。”
玲珑笑道:“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