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您就来了?”
“我都说了嘛,别您啊您的,听着多生份啊——没错,我就这么来了,就算这小子有阴谋,也大不到哪里去。不过啊,早知道他是将牛皮吹破了,不得不拉我过来给他圆上,我怎么也不会过来啊。”
“李哥,你这话就有些不厚道了吧?”
“哎,我以前跟你怎么说的?自己吹涨的牛皮,含着泪也要吹下去啊。”
顿时,小餐厅里爆发出一阵大笑,引得其他食客连连侧目。
不大的圆桌坐了一圈人,除了李旭和姜闻,还有七八个人,都是大院子弟。话句话说,这些家伙是现在的顽主,将来的老炮儿。
郑小龙、赵宝钢、叶亰、王中君等等等等,不过核心人物还是那个留着碎短发的方脸男人,大名鼎鼎的王痞子。
总之,就是一圈大院子弟,特意找了个小餐厅,要姜闻将李先生请过去。
这事简单来说就是姜闻牛皮吹大了,之前不是《红高粱》在柏林拿了金熊奖,然后《一九四二》在美国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嘛。
无论欧洲人还是美国人,都没怎么在意,对前者来说,柏林电影节在三大电影节中忝陪末座,热呵几次也就可以抛到脑后了。后者么,完全对国外的情况不感兴趣,每年的最佳外语片都是存在感最低的。
但是对于大陆来说不一样啊,这是长脸的事情啊,几十年来,电影行业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荣誉。尤其是现在偏向自由阵营,一年之初在柏林在洛杉矶都拿下很有分量的奖项,这绝对是好征兆,所以在媒体上面大大宣传了一番,吃瓜群众也纷纷叫好。
当然啦,作为背后的投资人,国际友人爱德华·李先生做了什么,稍微提一句就是了,重点还是在于电影工作者们在领导的带领下如何克服艰难困苦,制作出这么两部电影的。
不过,民间不明理就,上层却不会不知道李旭扮演了什么角色,尤其是这些在文化圈里混的大院子弟,对李旭就非常好奇。
关于李旭传闻,他们以前也听说了不少,有钱中文好之类的就不说了,好色知名也略有耳闻。不过最让他们吃惊的还是,拍个电影居然还拿详细的故事板出来,而且还照着拍,不许随意更改,而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居然还很不错!
一帮顽主私下里提到这个,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就去问姜闻,他目前算是这帮人中的老幺,又拍了李旭两部电影。
于是年轻气盛的姜闻大吹法螺,表示自己跟李旭称兄道弟,李哥相当看得起自己云云,只要他在燕京,自己请他的话,他肯定会来的。
这帮年轻的顽主们在听闻李旭又来燕京后,当即决定找个小餐厅摆了一桌酒——没办法,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要姜闻将人家请过来。
姜闻顿时抓瞎了,只好硬着头皮打电话过去,然后用拐骗的方法将李旭弄到那边的小餐厅后,再说明实情,求他,嗯,拉兄弟一把。
“说实话,我就爱好这个,我就喜欢这个,然后我又有点闲钱,那当然要将我脑袋里那些画面给弄出来啊。”调侃了姜闻几句,李旭将话头拉回到电影上面。
这帮家伙就是好奇,好奇他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居然光用故事板就能制作出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李旭自然是跟他们胡扯了,反正都来了,而且这一个个的,以后那可都是腕儿啊,侃两句大山也没问题。
尽管他们这些人,将来一个比一个文青,一个比一个能装,一个比一个下流——混娱乐圈的,能好得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