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些国家的网民如何震惊。
莱索搭载登月人员的二十艘太空飞船,依旧按计划急速向月球飞驰而去。
同样的按照原定计划,登月人员跟蓝星网民互动一会之后,纷纷开始睡觉休息,等睡一觉就到月球了。
不过就算登月人员都睡觉了,可蓝星还有十几亿人在观看直播。
当然登月人员睡觉并没有脱衣服,依旧穿着抗荷服,并且用安全带绑在座椅上。
因为经过睡眠时间调整,一个个很快睡着,并且睡得都很香。
有登月人员还打呼噜和磨牙。
好在说梦话被直播工作人员主动屏蔽掐掉,不然有些登月人员的小秘密就被全蓝星人知道了。
这让正在看直播网民都很有意见,还集体请愿,让直播多对准那些女性登月人员。
这次一百名登月人员,不仅是莱索精挑细选,性别、种族也是精心选择。
一百名登月人员之中,女性占三分之一,东方人和西方人各占一半,其中东方人,夏人占了大半。
没办法,莱索幕后大老板可是夏阳这个夏人,所以莱索各大公司,夏人员工比例很高,当然里面多少有点夏阳私心。
而莱索登月人员之中全是西方人和东方人,没有一个非裔黑人面孔。
直播时,还有黑人叽叽歪歪,把种族歧视的帽子扣在莱索头上,但不用莱索出手,就被其它网民怼得屁都不敢放。
因为莱索一百名登月人员资料都在莱索官网公开,最低学历都是博士,其中三分之一还是双料博士,并且可不是文学、艺术、什么思想那种水博,都是半导体、电气工程、生物等高科技专业。
如果非裔能拿到这些专业的双料博士,尽管可以到莱索报名登月。
当然不能瞧不起非裔,非裔好歹拿了十几个诺奖,比如十二个和平奖,三个文学奖,一个经济奖,嗯,一个自然科学奖都没有。
本来在登月人员睡觉的时候,直播就有点像偷窥,还有人想偷窥女性登月人员,负责直播的莱索员工都不用请示夏大老板,直接拒绝。
在这种吵吵闹闹又欢快的直播下,时间过得很快。
二十艘莱索飞船以每秒几十公里的急速,连续航行了十多个小时,才开始减速。
尾部喷射的火焰变小。
与此同时。
飞船智能系统准时发出提示声。
听到提示声,登月人员全部醒过来。
等有些登月人员进入卫生间、洗浴室洗漱一番之后。
坑坑洼洼的月球已然出现在视野之中,并且越来越大。
这时直播视野再次转到卫星俯拍视角。
莱索调用月球卫星拍摄。
震憾的一幕再次出现。
蓝星无数人还是第一次这么清晰的看到月球。
原本都知道月球被太空陨石砸得很惨,可没想到这么惨。
整个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几块光滑的地方,到处都被太空陨石砸得坑坑洞洞,大坑、小坑、小坑连小坑,大坑套小坑,总之到处都是坑。
不过随着二十艘莱索飞船逐渐降低高度,俯冲飞入月球之后。
月球上出现不一样的景色。
那就是花旗这些财团在月球修建的基地和矿场。
尽管这些月球基地大部分都隐藏在地底溶洞,可露出的部分依旧让人震憾的庞大,并且全部由金属打量,仿佛一座机械城市。
基地顶部还高高竖着不少烟囱,不断排出烟,这是基地内部的冶炼工厂在生产。
矿场更加庞大,各种机器人工程车不停的开采矿物。
不过由于月球没有风,没有空气,没有浮力,所以并不像蓝星矿场,尘土飞扬,月球矿场相反,非常干净。
只是令人震惊的是,无论是基地,还是矿场,都看不到一个人类身影。
只有无数巨大的工程机器人在忙碌。
简直就是来到未来世界。
看到这一幕,此时在蓝星看直播的网民,毫不怀疑,只要拿台摄像机在月球矿场随便拍一拍,就是一部科幻大片。
由于过于震憾,直播间一时变得安静下来。
很快,莱索月球基地出现在视野。
同样占地庞大,像一座未来机械城市。
同样大部分基地都隐藏在地下溶洞,只有一个光滑的金属圆顶露在月球表面。
但还是庞大的不敢想象。
因为有对比。
每艘莱索飞船长达七十米,够庞大了。
可当二十艘太空飞船飞临莱索基地,都被映衬的渺小无比。
如果说莱索月球基地露在外面的金属圆顶是一块西瓜皮,那么二十艘太空飞船就是二十只苍蝇。
可以想象金属圆顶有多大,而藏在地底溶洞的整座莱索月球基地有多么庞大!
到达基地之后,二十艘太空飞船并没有在金属圆顶上面降落。
而是像一直以来运送货物一般,依旧采用抛投空降方式。
当二十艘太空飞船到达基地上空时,飞船腹部舱门打开,二十个货柜似的登月舱从飞船脱离,向基地坠落。
登月最关键,最激动人心的时候终于到了。
继几十年前美利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之后,人类再次踏足月球。
观看直播的人立刻疯狂增加,一举突破三十亿人。
也就是说,蓝星几乎一半人在观看这次莱索登月。
当然三十亿人并不是全部在莱索官网观看。
不少人在电视上观看,还有在歌谷、脸书、香蕉等短视频平台观看。
为了扩大影响力和顺便赚一票,这次莱索直播登月跟不少电视台和短视频平台达成合作。
当然不管在那观看,效果一样,一样的震憾。
因为空投下去的二十个登月舱上面,只是几个调整姿态的火箭喷口,根本没有减速火箭,进行反喷减速。
没有减速,二十个登月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眼看快要砸在基地的金属圆顶上,突然金属圆顶从中间裂开一个黑洞,里面黑洞洞的,像一道深渊。
这时震憾,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下降速度很快的登月舱,刚飞到黑洞上空,就像掉进泥潭里,又像沾在蜘蛛网上的小虫子,速度迅速慢下来。
最后居然真像小虫子似的,仿佛被一只无形大手抓住,然后抓进黑洞之中。
原本二十个登月舱体积都不小,可由于黑洞过于巨大,在其映衬和对比下,二十个登月舱就像二十只小虫子被黑洞吞噬。
当金属圆顶重新合拢,黑洞消失。
一瞬间蓝星上不知多少人,震惊的跳起来。
也许普通人只是看个热闹和新奇,但对于电磁领域专业人士而言,刚刚二十艘莱索登月舱像虫子一样被抓进黑洞的场景,所带来的震憾程度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磁控场。
利用强大磁场,约束和控制物体。
莱索已经研发出磁控场,并运用到月球基地。
不错,当初乌科兰核聚变研发中心,所研发的磁控场终于成功。
只是暂时还不是很完美,只能运用在月球上。
不要忘记月球引力只有蓝星六分之一,因此物体到月球变得很轻,重量只有原本六分之一,所以好控制一些。
尽管如此,发动磁控场,捕捉和控制物体,依旧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物体越重,耗费电能越大。
好在,核聚变研发成功,莱索月球基地有好几座核聚变电站,最不缺的就电能。
相比之下,每个登月舱空降时,都要耗费至少四个减速火箭和大量燃料,采用磁控场降落,无疑很划算,而且更加安全。
二十个登月舱被磁控场安全的收进基地内部后。
直播画面突然变成黑屏,什么都看不到。
就在蓝星上不少人疑惑怎么断线了,或者有脾气暴躁的人气得要砸手机砸电脑的时候。
直播画面又打出一行字。
登月人员正在下降中,请稍等,还贴心的显示一个倒计时,不到两分钟,九十多秒,正一秒一秒的减少。
好吧,明白了,不是直播掉线,而是登月舱进入磁控场,涉及到一些机密,不方便展示。
很快,倒计时结束。
直播再次有了画面。
不过出现的画面,再次让直播间变得安静,没人打字评论,全都屏住呼吸。
因为莱索直播好像不是把他们带到基地内部,而是把他们带进一艘庞大星际战舰的内部。
入目所及,全部由金属打造。
地面,墙壁、穹顶、支撑柱等等一切全部是金属打造,表面光滑,透着金属光泽。
另外,空间大到夸张,俯看视角下,也根本看不清楚空间到底有多大,不过所看到的空间面积至少比足球场大几倍。
地面和钢铁穹顶至少距离三十米高。
钢铁穹顶由耸立的一根金属柱支撑。
这根金属柱粗得吓人,至少需要十个人才能合抱,笔直向上延伸三十米左右是一层钢铁穹顶,可金属巨柱远不止三十米高,还要更高。
总之根本不清楚这根金属巨柱到底有多高,莱索基地有多少层?
更令人震惊的是,往基地深处看,隐约还能看到这种巨型钢铁支撑柱远不止一根,可见莱索月球地下基地的庞大。
可能因为金属反光原因,基地空间虽然很大,仅有几盏从钢铁穹顶射下来的灯光,但非常明亮,又不显刺眼。
至于这处庞大基地空间,具体是什么地方,看模样应该是太空港码头。
因为附近堆着不少登月舱,不少机器人在忙碌搬运。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刚刚降落下来的二十个登月舱。
二十登月舱被机器人整齐的摆放在一起。
从震憾中回过神来,所有人开始紧张关注。
登月人员是否安全,降落过程中有没有受伤?
最重要的是,人类正式踏足月球。
一时观看直播人数,再创纪绿,超过三十二亿人观看。
没让人等多久。
将登月舱摆放好之后,机器人从外面将舱门打开。
伴着气压声,登月舱一个接一个被打开。
接着,这次登月的莱索员工全部走出来。
每个登月舱下来五人,二十个登月舱,正好一百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整齐齐。
不止如此,从登月舱下来,所有人都换了一身行头,不再穿着臃肿的抗荷服,而是穿着一身白色工作服。
白色工作服布料也有点厚,但比抗荷服好多了,而且设计修身,一点都不影响行动,白色颜色看起来就很干净。
这是莱索专门研发的月球专用工作服,科技满满,看起来不是很厚,可却具备恒温保暖、抗宇宙辐射等多种功能。
另外,从登月舱下来,所有莱索员工都没戴气泡头盔,显然基地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呼吸。
总之一百名登月人员从登月舱下来,个个都很精神,还对着直播挥手,以表示他们安全登月。
直播间瞬间暴发欢呼!
人类再次踏上月球,还是整整一百个。
刚才一百名莱索员工一起从二十个登月舱下来,没有谁看清楚,谁先踏在地面。
那么就算一百个人类一起踏上月球好了。
就在直播间欢呼时。
成功登月的一百名莱索员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一百人按照工作任务,迅速分成各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