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董联盟瞎折腾了一年多,仗虽然打了好几场,甚至孙坚都拿下了雒阳,只是随着反董联盟中的两大巨头袁氏兄弟开始争夺豫州,诸侯也是陷入内讧之中,远在长安的董相国越发安全起来。至少现在没有诸侯能够威胁到董先生的安全,最后董先生也是死在内讧上的。
现在的张杨,在被劫持期间,被袁绍给捅了一刀子,心里面也是有气,再加上自己治理上党不利,开始体会到了董先生执掌朝政的一些不容易,再加上胜利遥遥无期,革命意志也是有些动摇。
“不好说啊!现在诸侯内讧,董相国有占据关中险要之地,当年秦灭六国、高祖统一天下,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都是依靠关中之地打赢的。稚叔没有发现,现在的局势和这几次的历史都很像吗?”
董先生当然是要完蛋的,但是在世人眼中,现在董先生还很安全,秦谊也是故意这样对张杨说道。现在秦谊也是看好了张杨的地盘,就想着张杨到了河内之后能够自己接盘,也是故意把董卓的情况往好处说。
张杨是一个大老粗,但是这段时间也是多少招揽了一下士人充当自己的幕僚,也是知道了不少历史上的故事。
其实秦谊猜得没错,现在董卓的手下正在接触张杨,如同历史上那样准备用河内太守的职位来吸引张杨倒戈。而董卓的说客,也是向张杨大讲了即便秦灭六国、高祖统一天下和孝景皇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
董卓占了那么好的一块地,又拿出河内太守的肥缺来吸引自己,张杨也很是心动。只是董卓的名声实在太臭,他有些拿不定注意要不要接受董卓的任命。
本来这事张杨是不打算告诉秦谊的,可是他喝醉了酒,嘴上把不住,再加上秦谊也算是并州少有的智者,最终也是接着酒劲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听了秦谊看好董卓的话,张杨也是沉吟了片刻这才继续问道:“如果长安那边要是任命我一个职位,文合你说我接还是不接啊?”
“接啊!为什么不接啊?如果长安那边下命令让稚叔您去攻打其他的讨董军队,你可得多多考虑一下,别是董相国坐收渔翁之利的计策,到时候损兵折将还捞不到什么好处。如果是任命稚叔您官职,那为什么不接受下来?我记得稚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军司马吧,如果我是稚叔您,长安的官职我都来者不拒!为什么拒绝啊?这是大汉天子任命给稚叔您的官职,可不是董相国任命的!接受大汉天子的命令,有什么过错呢?咱们这是从汉不从董!”
罗贯中这厮也真是的,居然给关羽编造了“降汉不降曹”的借口,秦谊面对着纠结的张杨,也是把这个忽悠自己的借口给拿来用了。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张杨心里面早就有了倾向,只是有所疑虑才迟迟不肯下决心,而秦谊的话则是坚定了张杨的决心,作为一个大汉忠臣,面对着大汉天子的任命,还犹豫什么,接受下来就是的。
——我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的分界线——
“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季汉书·张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