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概半小时,两人口渴了,找了个茶馆坐下来。
“你一直没有问我,为什么要辞职出来自己创业?”肖建国说。
“你一直没有说,为什么要辞职出来自己创业。”董理笑。
肖建国说你不好奇吗,很多人听说我辞职了,都很诧异,也都说我是糊涂了,40岁了还出来创什么业,不如就安心等着,反正我继父没有自己的孩子,公司迟早会交给我。
董理说你那天打电话的时候,我是挺好奇的。不过,每个人做事都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有些理由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如果你想说,我愿意听。
肖建国看着面前的这个女人,她真的很懂他,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很放松,虽然真正的接触还不到一年,但是就像是交往了很久的朋友一样。
“我很后悔。”肖建国说。
“啊?”董理瞪大了眼睛。
肖建国哈哈一笑,说你不要误会,我对出来创业的事情并不后悔。人生,总是想靠自己搏一把。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搏一搏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才不会空留遗憾。
“我后悔的,是当年不够勇敢。那个爱吃烤玉米的女孩,”肖建国顿了一下,看着董理,“我应该向她表白。”
“她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拒绝。”董理说。
“是的。那个时候,我害怕她的拒绝,然后忘了她也有可能接受。”肖建国说,“十有八九她都会拒绝。”
董理不解的看着肖建国。什么意思啊,绕口令啊,既然如此,那还后悔什么。
肖建国看着董理的表情觉得甚是好笑,你这个傻女人啊,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是不是。
他说后来他知道了,这个女孩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也非常温柔的女孩,就算是拒绝,她也不会让他难堪,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懂他,跟他非常合拍,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朋友,好朋友。
董理静静地听着,肖建国喝了一大口水,突然而至的表达欲望让他口干舌燥。
“那么,你表白的意义是什么?”董理问。
“你想啊,表白以后,结果只有两个,一,她接受了,成为了我的女朋友。二,她拒绝了,成为了我的朋友。”肖建国说,“而不是她永远不知道有我这个人的存在。”
董理点头,嗯,好像有点道理。她又想起了那首诗:为了避免结束,我们避免了一切开始。
“那么,这几十年,我不会这么孤单。”肖建国轻轻地说。
他很孤单吗。可这个世界上,谁不孤单呢。就算是朋友遍天下,家人一大堆,总有一个时刻是孤单的吧。总有一个时刻,是只能跟自己对话的吧。有些话,就算再想倾吐出来,也只能说给自己听的吧。
“人,都是孤单的。”董理说,她想安慰他。
肖建国捉住了董理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