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刘焉然后便是刘虞了,刘焉接任益州牧之后,刘宏派刘虞接手了幽州牧的位置,刘虞先开始还能和公孙瓒相互制衡,并且想出一个办法,拉拢塞外诸胡来限制公孙瓒,算是不错的开局了。
不过公孙瓒也不是傻子,很快便看出了刘虞对他不怀好意,公孙瓒便开始休整城池编练兵马防备刘虞,刘虞见公孙瓒开始防备与他,便几次邀请公孙瓒前来州府议事,想要借机会铲除他,可是公孙瓒已经知道了刘虞不怀好意,自然不会自投罗网,几次都是称病不来,最后刘虞没办法了,便密谋想要征讨公孙瓒。
刘虞也不想想自己的能耐,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文官,根本没有打过几次仗,论起排兵布阵、战场厮杀的本事来,他能是半辈子都混迹于沙场之中的公孙瓒的对手?
刘虞心里不爽公孙瓒不遵从他的命令,便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要去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与他,可是却被被刘虞斩首,好吧,真是特么的作死小能手,看到他要入坑,别人想拉他一把都拉不住,还把自己给摔了,这个从事也真是特么的冤枉!
不仅如此,刘虞在进军之前,还告诉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好吧,作死小能手+2,人家公孙瓒是特么的傻子啊,能站着让你杀啊,人家手下的兵马是吃干饭的啊,你本来想要打过人家就够呛,现在还给军士加以限制,那这仗还特么的怎么打啊,直接认输得了!
刘虞手下的另外一名从事公孙纪,看到自己小伙伴死的这么冤枉,再加上他也看出来刘虞这么作死,拉都拉不住,肯定是是死定了,公孙纪不想给刘虞陪葬,所以刘虞的这一名从事便不想再跟着刘虞混了,想要投敌了,于是乎,公孙纪便趁夜跑到公孙瓒那里告发了刘虞的计划。
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觉得刘虞十万大军人多势众,他可能不是对手,于是公孙瓒就想逃走了。可是呢,刘虞却开始攻城了,公孙瓒见刘虞开始攻城,想着走也走不了了,便战上一场看看吧。
刘虞看到自己这边人多势众,也以为赢定了,刘虞想着这个城池很快是自己的了,要是给丫的打坏了还得再修,还得花不少钱,于是下令军士不可以破坏百姓的房屋,不许放火焚烧城池。得了,作死小能手+3,你丫的真以为人多就必胜啊,那大家直接数人数得了,还打仗干嘛!城池还没攻下来呢,就开始有主人翁意识了,这也是特么的醉了!
刘虞麾下的军士们也没这么打过仗啊,大家打起来缩手缩脚的,怕弄坏东西,可是公孙瓒这边却是战力全开毫无顾忌,刘虞这边根本没法进攻,所以大战持续了很长时间,刘虞还是没有拿下城池。
公孙瓒看到这个时候,也发现不对劲儿了,特么的,刘虞这老头是傻子吧,算了,不管刘虞杀不杀了,反正自己的机会来了!
公孙瓒看到刘虞兵马疲惫顾忌重重,连忙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兵马。刘虞兵马看到大火着起来了,顿时就着急了,这特么的谁放的火啊,老大要是怪罪起来,算特么的谁的啊,刘虞的兵马还在这计较呢,公孙瓒的兵马就攻过来了,刘虞兵马猝不及防之下,被公孙瓒打的大败,刘虞一路向北一直逃到居庸县。
公孙瓒顺势追击,三日后城陷,公孙瓒抓住了刘虞,不过那会天下还没大乱,公孙瓒也没有杀了他,仍让他作傀儡管理州中事务,后来刘宏身死,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可是这时候刘虞早已经成为公孙瓒的傀儡了,于是乎,刘虞啥好处没有,反而是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拿到好处之后,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
刘虞这特么的就是纯粹的自己作死把自己给玩死的,到了刘宏要启用后手的时候了,这个后手早已经废了,不仅给他的好处都让公孙瓒给吃了,连自己都让公孙瓒给弄死了,刘宏的这一路后手彻底出局!
说完刘虞之后,便是刘岱了,刘岱就是那一名光荣的弃子,说白了就是,他啥都不用干,只要好好的活着,占着这个位置和地盘,乖乖的为别人吸引火力,不给中原之地的世家门阀崛起的机会就行,这个总好做成吧?可是得不不说,刘宏又想多了,这个刘岱比刘虞都特么的废物。
刘虞虽然把自己作死了,但是他的对手好歹是白马将军公孙瓒,他也不是死在无名之辈手里,但是刘岱就特么的不一样了,刘岱竟然让黄巾军给丫的玩死了!
刘宏任命刘岱为兖州刺史,让他占着茅坑不给世家门阀崛起的机会,刘岱混了几年之后,后来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看到区区黄巾军也敢炸刺,便打算派兵迎击,当时他的心腹鲍信便劝阻说:“现在敌人众多,百姓恐惧不安,士兵毫无斗志,显然我军不能马上和敌人相抗,据我观察,敌人家属很多,军中粮草物资极为缺乏,靠抢掠维持给养。如今对策,与其贸然出击,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敌人无法求战,强攻又徒增伤亡,等其气势低落,我们在派精锐出击,就能打败他们了。”
按理说,鲍信说的不错啊,这个方法挺稳妥,可谓是必胜之策,但是刘岱一听,立刻就炸了,我堂堂一州之牧还能不是黄巾军的对手?不过刘岱比刘虞好一点,他虽然没采纳鲍信的意见,但是也没吧鲍信给杀了,于是乎,刘岱坚持出战,最后兵败被杀。
刘岱还没活几年便死在了黄巾军的手里,曹操直接接受刘岱留下的地盘,随后击败了青州黄巾,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刘岱的死亡换来了曹操的崛起,曹操又亲手埋葬了刘氏皇朝,这可谓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刘岱窝囊的死在黄巾军手里,刘宏的这一道后手又是宣告出局!
说完刘岱之后,便是刘表了,刘表便是刘宏派往荆襄之地的后手,被任命为荆州牧!刘表可谓是刘宏留下的四个后手里面表现的最好的一个,最起码前期的表现可谓是引人瞩目,令人十分期待!
当时荆州刺史王睿为孙坚所杀,刘表被任命为荆州牧,由于当时江南宗族势力和盗匪的势力十分强大,再加上袁术屯兵于鲁阳,手下拥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自领兵割据地方,荆州对外的道路断绝,这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于是他隐姓埋名,一个人东躲西藏的赶赴荆州,如此才得以进入荆州上任。
刘表单骑入荆州之后,与荆襄之地的世家大族代表蒯良、蒯越及蔡瑁等共商大事,再争取到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之后,刘表联合这些世家大族,邀请荆州各地各户地方的乱军首领前来襄阳赴宴,说是要商谈荆州之事。各地乱军头领见到有世家大族作为保证,于是就全部前来赴宴了,刘表趁机将他们全部斩杀,一并袭取接受了他们的部众,刘表这才控制住了除南阳郡之外的荆州七郡,刘表控制住荆州之后,便在荆襄之地开始练兵,精炼水师,以观时变。
可是刘表这练着练着就有点走不动路了,在整编出来了十万水师之后,荆襄之地可以说是被刘表打造的宛如铁桶一般,谁也别特么的想要攻进来。按理说,刘表的军力这么强大了,也该进取天下了吧,或者是图谋江东,或者是进攻益州,然后再北上中原进取天下。
可是刘表呢,在练出大军之后,非但没有图谋江东或者是益州,反而彻底的闲了下来,开始了闭关自守,守着自己的那点家当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真可谓是坐看云卷云舒,坐看天下群雄生生死死,真是特么的神仙一样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十年,最后呢,天下群雄也决胜出来了霸主级别的人物,就是几乎一统长江之北的曹操!
到了曹操那个级别,荆州的这点家当也不被人家看在眼里了,不过刘表倒是落了一个好下场,老死病死在了床上,刘表死了之后,荆州立刻便归降了曹操,刘宏留下的这个最后一个后手也彻底告破。刘宏要是知道他费尽心思留下的后手,就这么玩儿完了,肯定得气的活过来,棺材板都特么的压不住!!!
“公子,公子,……”
正在张燕为刘宏感到悲哀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呼唤他的声音,张燕立刻便惊醒了过来,看向正在呼唤他的贾诩,继续看到张燕回过神来,疑惑的问道:“不知公子在思考何事,竟然这般出神?”
张燕当然不能把刘表等人的下场告诉贾诩,讪讪一笑,说道:“没什么,只是在思考刘氏皇族的底蕴和势力,真是细思极恐啊!”
贾诩还以为张燕果真是在担忧刘氏皇族的势力,微微一笑,说道:“刘氏皇族若是果真如此布局,也没有什么大碍,刘表等人虽然在皇室宗亲之中称得上是可用之人,但是和天下群雄比起来,他们便多有不如了,要知道布局越大,牵扯的方面便越多,想要完成的希望便越小,天下群雄也不会做事刘氏中兴,所以公子也不用太过担忧此事!”
张燕当然知道刘氏皇族的佳话不能成功了,见成功的转移了贾诩的注意力,贾诩不在纠结他刚才发呆的事情,他便顺势说道:“现在天下大势我们已经说了一大半,剩下的还有雍凉之地、江东之地及中原之地,江东之地乃是孙氏故地,孙氏在江东的势力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若是乱世降临江东之地定会落到孙氏的手中。”
“而孙氏得到江东之后,定要西取荆襄之地,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全据长江天险,从而拥有进取之力,到时孙氏江东和刘氏皇族的荆襄定会展开大战,这些事情还是让他们去思考吧!现在江东之地的大势也已经清楚,至于这剩下的雍凉之地和中原之地,先生有看好谁呢?”
江东之地乃是孙氏故土,是孙氏的自留地,这点自然不用多说,所以张燕也没有询问贾诩的看法,贾诩自然也没有什么看法,听到张燕所问之后,贾诩点头称是,然后回道:“嗯,江东之地自不用多说,至于这雍凉之地嘛,现在西凉兵力强悍,只要能够据有西凉,掌控住西凉铁骑,那么雍州之地也就是关中之地便是凉州之主的自留地!”
“至于这凉州之主的人选吗?公子算是问对人了,诩居住凉州多年,自然对西凉之地的势力十分了解,看起来现在韩遂和马腾两人勾连羌胡,占据西凉半壁江山,但是他们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已,要论起西凉之地的归属,那边只有两名人员,一名是董卓董仲颖,另外一名便是天下名将皇甫嵩!”
“这两人都是凉州豪杰,在凉州拥有很深的威望,只要他们两人率军到来,羌胡定然会心生畏惧,到时韩遂和马腾联军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只需一击便可将之击溃!不过皇甫嵩心向朝廷,定不会做出割据凉州以图自立的举动。现在天下多事,战乱频发,我料定他在平灭西凉叛乱之后,定会回归朝廷再图他用。而董仲颖则是不同,董仲颖心思狠辣、野心勃勃,只要有机会定会割据自立以图后举!”
“而朝廷镇压西凉叛乱之后,定要留下一名大将镇守,这边给了董仲颖留下镇守西凉的机会,只要董仲颖把握住机会,接下镇守西凉的差事,便能掌控住西凉铁骑,它便能成为将来的西凉之主,只要天下大乱,董仲颖领军东来,关中之地没有精兵强将镇守,定会落到董仲颖的手中,到时候董仲颖定会成为雍凉之主,拥有争霸天下的本钱。”
不得不说,贾诩真是看人判断局势的能力极准,董卓确实因为这次镇压韩遂马腾乱军,取得了西凉大军的军权,并且贿赂十常侍,得到了凉州刺史的位置,而皇甫嵩则是领军东归,又回到了朝廷之内。
不过贾诩虽然将这两点判断对了,他却没有想到一点,他没想到董卓崛起的速度会比他预想中的要快得多的多。他没想到朝廷的屠夫大将军何进会在刘宏死后,竟然为了杀死区区十常侍而下诏令董卓率军进京剿贼,董卓顺势领军进京,铲除了敌对的势力也就是并州牧丁原,然后开始了独霸洛阳把持朝政的日子,关中之地是他直接下诏兵不血刃的收到了手上,根本没有费吹灰之力!
张燕想到这里,便又有些为刘宏感到不值起来,这是什么特么的操蛋队友啊,没有一个不扯后腿的,你让别人还特么的怎么玩?这样一遭遭的下来,谁也撑不住啊,大汉要是这还不亡国的话,那也太特么的没天理了啊!!!
张燕默默的为刘宏流了一把泪,然后接着说道:“先生久居西凉,对于西凉之地自然最有发言权,在下相信先生的看法,那不知中原之地,先生又最看好谁呢?”
中原之地世家门阀林立,谁都有机会,这个问题就有些困难了,贾诩思虑片刻之后,说道:“要说起中原之地,应该是袁氏嫡子袁术最有可能,袁术周边没有太强的敌对势力,只要他借助袁氏的势力和底蕴快速的招兵买马扩厂实力,便可以脱颖而出继而进取中原之地!”
“只是从袁术的性格和能力来看,袁术又是最不可能的一个,虽然袁氏势力很大、底蕴极深,但是袁术嚣张跋扈、嫉贤妒能,这实在不是一个明主所应该有的表现,我认为袁氏的南方实力很有可能会因他而败亡,至于除了袁术之外嘛,我最看好的便是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称的曹操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