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杨河的暴怒上
被人抢老底揭了一通的杨河,此时面部表情也骤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原本被人抢夺了其他多年的家财,就让他的心情无比的暴躁,这个时候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在众人面前抱怨了几句,却招来了其他人的这般非议,这让素来以村里能人自居的杨河,这个时候面子上立刻管不住了。
“我说你们这表兄弟二人可休要在老子面前胡说。
当年把地献给杨老爷家的时候,大家可都是说好了的,就是为了避上朝庭的一些税而已,毕竟杨老爷家是县里推选出来的秀才公,后来杨公子更是高中了进士。
也就是因为家主有着这样显赫的身份,朝廷才给予咱们杨村一个减免赋税乃至是免除赋税的机会。
杨老爷收咱们这些田地的时候都是打好契约的,咱们这不过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而已,怎么放到你嘴里却成了那种任人宰割的普通佃户了。
你说这些话到底是何意思?难不成你是在背后指责杨老爷,当时收咱们田的行为是不应该吗。”
杨河虽然在读书的时候并没有凸显出来他在这一道上的优秀特质啊,但是他和这些老实巴交一直和土地为伴的农民相比,确实见识了不少外面的事情。
预言以及到不但是一项可以出远门的工作,更为重要的则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运送这么贵重的物资,且是长途运输。
这可不是说你有了朝廷的路引,纠集上几个人手就能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
要知道盐在这个年代里的价值,可不是表面上看上去值多少钱那么简单,这种关系着无数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物资,其背后所牵扯到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
而想要将这么贵重的物资从河东运往西安府,这其中也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路上非但各个山寨的土匪需要打点途经的各个补给点,也需要提前安排好自己家的人手,甚至于就连一些官方的驿站,想要在其旁居住,亦或是简单的修整,也少不了为那些驿丞递上孝敬。
而最为可怕的则是,在元朝这个吃人不苦骨头的朝代里,底层的许多老百姓都活在一种赤贫的生活状态之下。
尤其是此时已经到了元末,土地兼并的情况相较于之前就变得更为严重,富家的田产已经在整个大地上连为了一片。
而普通百姓,活着无立足之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故事,而是演绎在当下的事实。
这也就意味着这是运盐的商队,尽管身上背着的是杨家的大名,手里拿着的是官府开具的路引,但他们这一路上也少不了遇到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对他们进行铤而走险一般的突然袭击。
除此之外更还有本地一些颇具势力的帮会,也会在他们运盐的路途当中冷不丁的出来讨要一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