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容她们在家处理收回来的菜,顺便……发一发萝卜苗,赵保国就去翻一回菜地,然后从山上挑沃土,把灶底下的草木灰也挑到地里,跟山上弄过来的沃土一块儿,给拌着翻地里去了,养上几天,就差不多行了。
再把萝卜苗给种了,拔一拔辣椒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串出来的杂草。
已经到了八月底了,秋高气也不爽,反而很热,特别中午那三两个小时,日头是猛毒猛毒的,前两天还有个婶子大中午在地里拔草,然后热得中暑晕过去。
地里庄稼要收了,昨儿猛叔就叫二子通知下来,先收土豆小麦跟花生,红薯跟玉米还有大豆,可以再留几天,目前不急。
全山上的人都出动了,两村村民自然是高兴的,活儿也是肯干,村长指哪儿就打哪儿。
关键是那些城里人怎么安排,不安排他们干活儿?那过年人没得吃,山上肯定得乱。
安排他们干活儿,回头这粮食要怎么分?分多了吧,又不是他们种的,打理他们也没出过力,真分得跟村民们一样,村民们也得闹呀,咱们辛辛苦苦好几月,他们城里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就收时候过来帮点儿小忙,就想分得一份?
这公平吗?肯定不公平!
可不分也不行。
这就叫村里干部们有些发愁了,还是得商量着拿出两全其美的法子。
两个村的村长支书,意见是不统一的,猛叔是觉得,收庄稼必须也得让城里人来干,不然到时候他们村民辛辛苦苦,那里城里人坐等清闲,人心不平衡哪。
徐强就觉得吧,那都是些城里人,又不会干农活儿,真要安排过来了人,到时候还不知道是添乱还是捣乱呢,还不能叫人白干,回头合着活儿没干好,反而还要分人粮食,他们得多憋屈?
还不如不用他们呢,他们劳力是不太多,可个个都是干活好手,村里种的地那也不多呀,慢慢来早晚能收完,何必招这么一大祸患呢。
意见不统一,就得商量呀,可商量来商量去,也没能商量出个好法子。
完了还是老支书过来一锤定音的:“跟咱们乡亲一个待遇肯定不行,毕竟他们又没做过什么贡献,可叫人白肯或不管肯定也不行,都在山上住着呢,多多少少也有些情面,收庄稼这么大事儿,要把他们都排除了,这不跟闹分裂一样?”到时候村里人,城里人泾渭分明的,早晚要出大乱子。
“老叔您说咋办?”
老支书想了想:“这样,咱雇他们干活儿,叫他们以工换粮。”这样既没叫他们白干活儿,也能让村民们减减负担。
这倒是个法子,猛叔跟徐强都若有所思。
“哎,还是老叔想得周到。”
老支书眉毛都翘起:“要么说姜是老的辣呢?你们俩小子,还差老远呢。”
徐强跟猛叔自然笑着应是,然后把老支书一顿猛夸,乐得他都找不着北,又叫二子给好好的送家里去,这俩人就跟支书们商量,把他们当工人一样雇来干活儿,拿粮食当工钱,是可行的。
可给多少粮食合适,就得商量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