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大人在争权夺势之余,可否容在下说上一句?”
狄仁杰看不下去了,很不客气的打断了在座二人的鬼心思。
显然易见,对于为官清廉,且正义凌然的狄仁杰而言,他是见不惯这等争权夺势之事,发生在自己眼前。
既然发生了,狄仁杰出面制止,也成理所当然。
至于在狄仁杰眼里,制止争权夺势之事,一方面是自己看不惯,而更多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大唐社稷。
狄仁杰不想看到有一日,在大唐的朝堂之上,连重臣之间,都要明争暗斗,争权夺势,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亦是难以避免。
袁天罡与张冏藏二人齐齐回首,仅是瞄了一眼面色不善的狄仁杰之后,二人便默不作声了,这是不想与狄仁杰争论,或说根本就争论不过,毕竟,确有其事。
二人都想掌控不良人,成为不良人之首,也便是不良帅之选。
但见二人脸色缓和,狄仁杰也是松了口气,道:“大唐外驭强敌,内修民政,这自文皇帝贞观之策以来,文治天下,从未更变……直到近年,我国强兵砺马,铁蹄更是纵横八荒,开疆拓土,国域更甚往昔,然……好坏并存,试问诸位,难道就没能看破一角端倪?”
四人陷入了沉默,也不知狄仁杰为何要跟他们说起这茬?不是说好了到此乃是为了商议科举制一事吗?
“诸位,不妨试想一下,陛下为何如此急切的渴望贤才?又是为何如此迫切实行了并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狄仁杰又把话题,扯回了科举之上。
沈云卿有话说话,回答道:“朝中缺乏栋梁,陛下渴望贤才,此乃理所当然之事,但不知有何不妥之处了?反倒是下官深有疑惑,这与大人所言的一角端倪,又有什么关系?”
狄仁杰笑而不语,至于一旁的李淳风,则是出言解释道:“军力鼎盛之时,内政多半堪忧,不妨试想一下,北三国纳入大唐版图之后的一番景象,便知那一角的端倪。”
“军力鼎盛之时,内政多半堪忧?”
顿了顿,沈云卿略微思索,方才恍然大悟,亦是料到了之后的一系列弊端,不由是倒吸了口冷气,纠结道:“这开疆拓土,本是一件好事才对,可为何在我看来,就像是吃了一只苍蝇似的,想吐……”
届时,大唐吞并下北三国之地,毋庸置疑的事,朝廷必须调派官员前往新地治政,安定民生,可朝廷官员本就稀少的可怜,不乏沈云卿这般,同时负责两地政务的官员,着实难以分身,根本无暇再顾。
倒也可以解释的通,为何叶辰会如此渴望能人异士了。
但说在座之人,也就只有沈云卿是个老实人,料想不到这么长远,故而,此时表现的异常急迫,双手负后,来回在屋里踱步,不清不楚的道:“应该立即停止对西方国的进攻……钱粮消耗之巨,不可估算……而未来数年之内,不宜轻起刀兵,这对我大唐越不利……”
但见沈云卿如此失态,几人也是没了玩笑的意思,袁天罡出言道:“数月前,陛下已令王平王将军撤回,此举,显然是在为撤离西进军而做准备。”
“但是王平将军,至今未曾传回消息……”张冏藏,眉头深皱,微微紧蹙。
“撤离的命令,乃是天机组传下的,绝不会有假,只是陛下也在担心王平将军……话说诸位,可不要忘了前段时间出现在长安城外的刺客……”狄仁杰讪讪的提醒道。
众人无语,心里也在为王平担忧,不知王平目前的处境如何,是否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