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是纸张,纸张由麻、竹等材料所制,五行属木。
这字帖确实是古董,姜书栋能够清晰地看到上面淡淡的青绿色丝线。
字帖封面写着《读盐铁论有感》六个字,还加盖了红印,红印为“南山书童”。
南山书童就是张骏的号,这属于谦虚的自称。
现代人没文化,不懂自谦是常见。
如同“亲自”这个词的滥用,上位者不会说“我亲自怎么怎么”,而是下面人说“劳烦您亲自...”
而读盐铁论有感,就是内容概要。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记录的史书,以对话体为体裁。
盐铁会议的辩论双方是不同的利益体,一方以桑弘羊为代表,一方为贤良文学。
桑弘羊和霍光同为辅佐大臣,官拜御史大夫。
而贤良文学本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代指文人书生却没有获得官爵的利益集团。
双方讨论的重点就是,盐、铁、酒等物品的营销权,民生以及军shi。
贤良文学认为,不能与“民”争利,朝廷做出来的盐发苦,斧子削不断木头,应该把盐铁的经营权交给民众。
而桑弘羊认为,盐铁这些高利润高需求的东西,应该由朝廷掌管,这有利于朝廷财政。
换言之,这就相当于现代的“烟”,这种东西如果民营,难道会提升平民的生活水准吗?
不,提升的是地主阶级。
不同的地主甚至会内斗,最终何为利益共同体,在他们竞争的时候,受害人反而是民众。
而且当时的汉朝与匈奴连年打仗,打仗就需要钱,生意给商人做,国库就会吃紧。
这样一来直接损伤了商人财主权贵的利益,所以很多贵族不同意。
而桑弘羊最终获得支持,直到昭帝时才被霍光拿下。
这盐铁论利于现代人研究古代政治和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历朝历代的名仕都会反复熟读的神作。
老外那些几百年的国祚哪有华夏这般源远流长,老祖宗们早就看清楚了本质。
这本《读盐铁论有感》就是张骏的读后感,其文学价值倒是其次,关于经济和民生的内容才是内核!
姜书栋心动吗,非常心动。
但是主持人的话让他回到了现实,“起拍价600万。”
在场不少人并不知道这本字帖的隐性价值,他们连盐铁论是啥都不知道,会知道一个名不经传的书法家吗?
就在字帖将要流拍的时候,身边的徐茹儿却举牌了。
不少人都投来目光,他们相信,徐茹儿拍这本字帖绝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送人。
这位大小姐平日可不喜欢古董,富家子弟的爱好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
姜书栋错愕的看着徐茹儿,后者面带微笑,目的不言而喻。
徐茹儿在刚才就一直在观察姜书栋的目光,在他看到字帖的时候,眼里已经冒出了星星。
这样的眼神她在熟悉不过,就像她看到首饰,除了想得到还是想得到。
姜书栋知道自己承受不起这么贵重的礼物,正在想怎么给对方说。
突然人群中有人举起了号牌,主持人亢奋地说道,“黄先生加价100万!”
早不出手晚不出手,徐茹儿出价你就出手。
这目的未免太直白了。
而姜书栋却泛起了笑容,这是他第一次想要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