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壮左掌一翻,伸指夹向厉薇的长剑。既然是比武而非性命相搏,厉薇使的自然是普通长剑,只见她微微一笑,手腕一抖,避开丁壮的手指,剑尖再次点向其手腕。
丁壮也不答话,伸手沿着剑面拂向厉薇手腕。他虽然出手如电,但厉薇却比他更快。他的手指刚刚拂上厉薇的剑面,厉薇长剑一侧,已是剑刃对着他的掌心。
丁壮也不惊慌,立即变掌成爪。只见他内力一吐,一股巨力压向厉薇的长剑,同时右掌拍向对方面门,这一招一半是巨灵开山掌,一半是摘花擒拿手,乃丁壮独创,这十余年来,他一旦使出这招,敌人均是以绝顶轻功躲避,无人敢直撄其锋。谁知道厉薇手腕一转,长剑划了一条弧线,剑尖指向丁壮右掌。这样一来厉薇便避开了丁壮左掌的内力,而若丁壮收势不及,自己会将右手拍向厉薇的剑尖。
“这…这怎么可能?”丁壮见自己颇为自傲的一招被对方轻描淡写地破了,一时难以镇定。关键是自己出手迅疾,可对方居然比自己还快!“这丫头的料敌机先居然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看来她对内力的使用和人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均已研究到了极致。我的关节一动,内力一运转,她便可以预测我的行为!看来得使出绝招才行。”
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斗了上百招。郭夜的武功今非昔比,之前他看厉薇出手,十招能够领会一招就不错了,如今却能看懂其中的两三成,且还在不断增加。而丁壮的武功他能理解的就更多了:“这丁前辈样貌质朴,可招式却十分巧妙。除了少数几次靠内力以外,他几乎总是从厉姑娘招式的缝隙中突入,见缝插针,不,不对,应该怎么形容呢?是了,正是‘游刃有余’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
而和丁壮相斗的厉薇此时心中也涌起了同样的想法。“这丁壮的武功和孟啸天,肖松青,吕无为这三大高手都不同,若非要用词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庖丁解牛’这四个字。”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其中的庖丁对牛的天然结构、包括筋骨相连的间隙和骨节之间的窍穴,皆了如指掌。普通族庖不了解牛的内在组织,盲目用刀砍骨头,因此一个月换一把刀;好的庖人虽可避开骨头,却免不了用刀去割筋肉,因此一年换一把刀。而庖丁则不然,他不是靠视觉,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凭内在精神去体验牛体,顺应自然,择隙而进,劈开筋肉间隙,导向骨节空处,完全按照牛的自然结构进行,因此即使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和新的一般。
庖丁解牛之时全身手、肩、足、膝并用,触、倚、踩、抵相互配合,一切都显得协调潇洒。不仅如此,连牛的骨肉分离的声音也都是轻重有致,起伏相间,合符音律。
而这丁壮的武功和这庖丁如出一辙,他并不和厉薇死磕,而是游刃于厉薇的招式之间,厉薇一变他也跟着变换,厉害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