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步上了台阶,抬脚看见了挡门用的磐石,她一脚过去,将石头踢得老远。
可把门口守门的人及牵马的小厮都吓坏了。
闹大了这样的事,圣上明日必有耳闻,皇朝之中,有人行刺东宫,沈国公府家的小侯爷受伤,莫说朝野动荡,圣上自己就有的受了。
这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郑王李邈,东宫与郑王斗的大光其火、如火如荼,便是陛下眼里最见不得的事。
小打小闹,登不上大堂,如今紧要时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郑王心急,太子不贤德,遂闹了这样一场。
如若陛下这样想的话,那便真是个两败俱伤的事,太子与郑王,谁也没得到好。
后续怎样,全看陛下心意于谁了。
唉,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越想越烦心,沈璞若是知道了她将太子试探她的这出戏演成了这样,一定会说她。
岂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可眼下,沈璞是不是醒的,她还不知道,这太子,太要不得了。
这半夜里,乐山没睡着觉。
此时去沈府,太不合适,沈府今夜一定有暗卫把守,况现下去看了,怕是要中计。
她活生生挨了两天,期间,沈国公府的消息,她是一点儿也打听不到。
到了第三天,巡防营里忽来了一道圣旨。
慌的一屋子里的人无所适从,却是一道承恩的好事,陛下见陈乐山救东宫有功,特赏了她银财几千,另辟了一庄府邸于她居住。
好比宅中女人得诰命,对武将而言,赐府邸,无异于赐她通天的一把梯子。
单赏她,不进位。
陛下这一回,是彻彻底底注意到她了。
这也少不了年前长孙全绪在陛下面前对她的引荐,两相互辅,她在其中,占了一个捡来的便宜。
叩首接了旨,她站起了身,人缓不了神。
这个时候,真想听沈璞骂她两句,再好的皇恩,都比不上他一两句话,不知道他现下到底怎么样了。
“丫头,这是喜事啊,你怎么不高兴?”
她师父这样问她。
哪高兴得起来,今日之隆恩,是靠他一剑之伤换来的啊。
这样的高兴,不要也罢。
“哎,现下你急着去哪?”身后问。
“有事。”
她受不了了,她务必得去看一看沈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