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刚正不阿!
哪怕是退休之后依然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接到百姓们的举报时总是忍不住亲自出力帮忙解决。
甚至还把局里分给自己的房子都给卖了,钱到手一分没留全给捐出去了,真可谓是做到了“两袖清风”的程度。
如果说第三集体现了侯亮平与陈海朴实无华的兄弟情谊,还有陈岩石两袖清风的大公无私,那么第四集的剧情也让《人民的名义》进一步来到了一个小高潮。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拆迁消息出现在网上。
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幸运儿凭借着拆迁一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与此同时。
层出不穷的暴力拆迁事件也是从未断绝过。
每一次出现这样的敏感事件都会引起整个社会上的高度重视,然而这些人就像是杂草,前脚刚铲除了一遍,后脚春风吹又生。
而《人民的名义》第四集内容讲述的便是“拆迁引发流血事件”的内容,剧情来到郑西坡急匆匆赶来,他要带蔡成功去医院,当工人们同意让他们走的时候,蔡成功晕倒之后戛然而止。
这个时候片尾曲响起,观众们才恍然发现,后面没了!
【这就没了?】
【什么情况?哪个货剪的,给我断这里了!】
【谁能告诉我,在哪个网站开会员,可以提前看后面的剧集?】
【还想提前看?我全网视频平台会员都有,预告片和幕后花絮倒是有,多一集都没有。】
【这剧真恶心,每次看完,都特么感觉断得我痛不欲生。】
【视频网站就不能找到创作团队商量一下吗。我加钱开白金会员还不行吗?】
【刚刚看完电视,立马跑到网上看评论。看到大家都在骂,我就放心了。】
【@拖沓天王李敬,你这个作者就不能发挥点作用吗?】
在众多吐槽一天仅播放两集太慢的声讨之中,也有一些观众在讨论着最新两集的剧情内容。
【没有人讨论剧情吗?贪官还能打欠条我也是活久见,笑死我了~】
【上来就揭露拆迁这么敏感的话题真的好吗?】
【蔡成功这招晕倒也是高明!】
【不是,这年头居然还有人拒绝拆迁的吗?把名字一签就等着钱到位下半辈子不用愁有什么不好的,我就不明白了,编剧是不是脑子坏了?】
【编剧脑子坏不坏我都不知道,但是楼上你脑子坏了是肯定的!】
【赞同楼上说的,一看能说出这种话来肯定是不了解那个年代背景的,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恋家情节可不是你能够想象的!】
【就是就是,那个年代拆迁才赔偿多少钱啊?说不定还不够重新买套房的,这种情况下人家抗议拆迁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嘛。】
第四集播完之后,网友讨论剧情的热情高涨。
当天晚上。
关于拆迁引发流血事件的话题,还上了热搜。
并且事态向着吃瓜群众们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间的发酵,现实中居然还真有不少人选择站了出来实名举报某些黑硬势力与当地部门联合使用暴力手段拆迁。
以往这种事情因为发生在太过于偏僻地区基本上无人问津。
然而这一次借着《人民的名义》引发的热度瞬间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今日面对不公你袖手旁观,他日你遭受不公的时候别人也会选择袖手旁观,于是网友们坐不住!
网友坐不住,政府更坐不住了!
隔天便有大量的官方微博站出来发言,并且第一时间会彻查清楚事件,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如此正面的影响自然而然进一步促进了《人民的名义》的热度!
负责筹拍这部电视剧用作宣传的中宣委见此情形则是乐开了花。
就这宣传效果,简直不要
首播当晚格外重视让员工加班加点弄一弄数据出来还情有可原,第二天再这样就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此第二天的收视率数据是在隔天早上才完成汇总。
《人民的名义》的整体收视率表现依旧强劲,两集平均收视率上涨到3.62%。
支持者自发性的安利,剧集口碑的行程,让收视率有了显着的提高。
按照这种上涨趋势来看的话,恐怕都不用来到本剧真正高潮迭起的地方收视率恐怕就要超过李敬给出的5%保证了!
这个收视率数据出来,《监察行动》的支持者越发站不住脚:
【一天才涨了那么点收视率,还吹嘘得有多么厉害呢!】
【央台光环加持才上涨了那么一丁点的收视率,一开始还那么嚣张,哪来的脸啊?】
【等《监察行动》开播就知道了,《人民的名义》要是碰上《监察行动》,怎么碰怎么死。】
【我话放在这里,《人民的名义》百分百是高开低走的节奏,马上就要崩盘!】
……
与此同时。
《人民的名义》也已经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上线。
因此,插片广告也在积极洽谈。
图南工作室、各大视频平台,和广告商都在洽谈插片广告。
不过,到目前为止,插片广告的价格还没有谈拢。
因为购买广告的品牌商,本身是不懂电视剧的,所以他们只会看数据。
《人民的名义》前四集的收视率,实在是太亮眼了,但凡眼睛没瞎都能看出只要后续剧集内容不出现什么雪崩式影响口碑,年度热播剧肯定是预定的。
最高3.82%的收视率,在广告商的眼中,这种爆火电视剧的广告位毫无疑问是买到就是赚到!
广告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
什么级别的收视率,广告价格是多少,都有一个市场标准。
唯独大火热播剧的广告位向来都是有价无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