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文庸打算着,赵尘若是按常理登门拜访的话,自己便以长辈的身份接待他。可赵尘既然以寻常游人信众的身份登门,那受到的自然是寻常香客信众的待遇。
看着那随道人在观中闲逛的赵尘,文庸点了点头:“真泉道友让我考校打磨一番他这个师侄……”
说到这里,文庸抬首望向远处赤霞山:“又是十个甲子的时间啊,”
“观中备下的流火珠一共三十五枚,再加上一些散碎的流火之气,离一炉丙火纯阳丹还差了一点。便以一道流火之气作为考验吧让我这赵师侄从赤霞山中取出一道流火之气作为对其的考验,到也合适。”心中思量了一番,文庸最后在心中做出了决定。
赵尘随着中年道人在观中游览了好一番,按照中年道人的说法,这丹阳观对外开放的地方,大部分已经走遍了。赵尘在心中估算,若是这丹阳观中没有扩张空间的手段,自己差不多走遍了三分之一有余的空间。当然,没有这样的手段是不可能的。
“公子,除了这些景致之外,还有一些对外开放的医房、丹房、饭堂之类的地方了。再有便是一般不对外人开放的后院之类的地方了。当然,若是公子实在想去看一看的话,贫道倒是可以去给公子问一问。”
“不用了,这位师兄便由我来接待吧,师弟去忙别的吧!”不待赵尘开口,便又有一道人从拐角处转了出来。
这丹阳观中,赵尘的五官六感虽依旧明锐,但所听所见,却也和常人没有多少区别。若不主动施展一些法门,那么既不能透过屋墙,看见一些其它气象,也不能在廊道之中,听见十数步之外的细微动静。所以在其从拐角处走出来前,赵尘并没有发现。
来人也是三四十岁模样,和之前那中年道人差不多的打扮。不过不同的是,其一身灵光,清晰可见,在加上头顶气运,身上气息赵尘可以大致判断,这是一位和自己一样的二阶真人,而且还是神鬼二法门的修行路数。
两位道人互相交流了一下后,一开始的那位道人遂转身离去。后来的道人稽首一礼:“在下法名华璨,不知师兄怎么称呼。”
人家以师兄称呼自己,自己也不好喊什么真人了,心中想道,赵尘随之还了一礼:“见过华璨师兄,我俗家姓赵,门中师长倒是赐了个清微的法名,只是不怎么常用。”
“原来是赵师兄,师兄可是来见识一番赤霞流火之会的。这十个甲子才有一次的盛会,上一次时不要说我,便是我爷爷的爷爷都还没出生呢。如此盛会,却只在观中师长的嘴里听说过,这次定要好好见识一番。”
路上,华璨倒是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开口道。
“事前倒是听说过此地气象,或是能见识一番,也是我的福分。”
“那师兄可有住处,若是没有的话,这观中也是备有客房的。只是若借居观中的话,也是要承担一些俗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