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凤烨沉声说道。
“去传朕的旨意,就说申工乃是国之栋梁,其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士子典范,兹事体大,为免人才寒心,朕决定亲自审问申子义一案,着大理寺的人把申子义送进宫来,押到宗人府里去,等候朕的审问。”
“是,奴才这就是去办。”
王全躬身离开,不一会儿却又回来了。
前后不超过一刻钟的时辰。
凤烨回头看着匆匆赶回来的王全,皱眉问道。
“怎么,事情这么快就办妥了?”
“不是。”王全气喘吁吁道,“奴才刚出宣华门,就听到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大理寺已经放人了。”
“大理寺放人了?”
“是啊,奴才也觉得新奇,细细问过,说是今日晨起的时候,有人就带着牛二家失踪了的那个女人去回话了,将这前后因果说的清清楚楚,乃是这牛二半夜吃醉了酒,梦魇了,自行上吊的,与这申子义,并没有什么干系。说是,一开始的时候,那女人见到自家相公死了,便下意识的以为是被逼死的,回头问了和那牛二一起吃酒的人,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凤烨手里捧着一本书卷,闻言回过身去,低头轻轻翻动书卷的一页。
“那大理寺的人,就信了?”
王全说,“信不信奴才不知道,总之这人是放出来了。”
凤烨轻笑一声,头也不回的说道,“这个女人红口白牙,就是一张嘴,全程没有一点实在的证据,不论如何,这申子义问此人的相公索要银子,是定了事儿,总归是难脱干系的。可这女人上去随便说了两句话,大理寺就放人了?”
“奴才也觉得纳闷呢,这大理寺的白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铁腕手段,凡事都讲究证据,既不会办冤假错案,也不会,没有证据的放人。”
这边话音刚落,外面就有那小内侍匆匆跑进来通传。
“皇上,大理寺少卿白石白大人来了。”
王全听后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凤烨,后者笑着说道。
“好啊,这不就给朕答疑解惑来了么。传。”
那小内侍出去之后,王全立刻起身,准备迎接白石。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官服,脸廓方正的男人走了进来,见礼之后,便开口说道。
“微臣是来向陛下请罪的。”
“请罪?”
凤烨面无表情的说道。
“爱卿这大理寺卿当得好好,何罪之有啊。”
“陛下,臣今日无证放走了一名犯人,此人乃是申工之侄,申子义。”
凤烨闻声回头,走上前沉声说道。
“既是无证,你又怎么回放呢。”
“原是有证,只是这证据,微臣不敢说,也不能说,只是能说是无证,比起天下的安宁来,微臣这一己荣辱不算什么,哪怕因此丢了头上的乌纱帽,也无怨无悔。”
“说的这般严重。”
凤烨伸手将白石扶起来,缓声说道。